-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19-06-03兵馬俑的武器依舊鋒利 考古發現破解千年之謎 594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位於中國西安市的秦始皇陵墓及兵馬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些數量驚人的兵馬俑,向世人展示秦帝國的文化及軍事工藝的偉大成就。在經歷2000多年的歲月後,陵墓當中許多青銅製成的劍、矛、鉤子及弩仍完好無缺,有些武器甚至能維持當年的鋒利與閃亮的表面。但為何能夠保持原狀,一直是眾多學者爭論的話題。近日,來自英國倫敦大學考古研究所(UCL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及中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研究人員,發布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對這項千年謎團提出解釋。

最初這些兵馬俑的武器表面,被發現含有鉻元素的殘留,當時有學者認為,秦朝時期的工匠將鉻酸鹽(chromate)塗於武器的表層,作為防止金屬鏽蝕的方法。然而,研究人員後續發現,這些武器表面的鉻元素,只是源自於鄰近物體上的塗漆,而非製造之初所塗上。另外也發現,保存最完好的武器上頭並未發現任何鉻元素。

至於真正維持武器完好狀態的緣由,研究人員表示,主要是來自周遭偏鹼性的土讓、土壤中的微小顆粒及有機物質的低含量。團隊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利用中國西安及英國的土壤,對青銅武器以極端的濕度與溫度進行4個月的模擬比較,發現西安土壤中的青銅器保持完好,與英國土壤中嚴重鏽蝕的青銅器形成強烈對比。

研究人員總結,製作青銅武器的焠火技術與特殊的土壤成分可以解釋武器的良好保存,但也不能排除秦朝的工匠擁有特殊鍛造方式,這點未來仍尚待釐清。

Marcos Martinón-Torres et al., Surface chromium on Terracotta Army bronze weapons is neither an ancient anti-rust treatment nor the reason for their good preservation, Scientific Reports,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