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15-06-01霧霾迷濛中的大氣物理與化學 546 期

Author 作者 陳維婷/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助理教授。
今年二月底中國資深記者柴靜公開《穹頂之下》紀錄片,再一次引發輿論對「霧霾」污染的熱議,數個月來許多臺灣平面媒體也陸續以專文探討臺灣本土空氣污染的現狀。其實「霧霾」是近幾年來才出現的詞彙,在中國普遍用來指稱空氣污染嚴重導致視線不佳的情況。在氣象學的嚴謹定義中,「霧」和「霾」是兩種不同的大氣現象,兩者有所區別,但亦有相關,大氣科學針對「霾」中的氣膠微粒如何轉變為雲霧中的水滴早有研究。

苦霧沈山影,陰霾發海光

我們每天洗完舒服的熱水澡之後,就會在浴室裡見到霧氣迷濛的景象。「霧」(fog)是細微水滴懸浮於近地面的空氣中,使得能見度降低的現象──簡單地說,霧就是出現在近地面的雲。霧發生時環境相對濕度通常會高於75%,若水平能見度不足一公里時,氣象站觀測員會記錄有「霧」,水平能見度介於一公里至十公里之間則記錄有「輕霧」(或稱「靄」)現象。

要讓環境相對濕度升高而成霧的可能機制有幾種,氣象上就根據這些機制將霧加以分類,例如在靜風而無雲的夜晚至清晨,地表由於輻射冷卻快速降溫而形成「輻射霧」,以及離島與沿岸地區春季暖濕空氣被風吹拂到冷海面,冷暖空氣混合所產生的「平流霧」。

「霾」字在口語中較為少用, 卻是古文中流傳已久的漢字,通常用來形容與揚塵相關的情景,如《詩經·邶風》即有「終風且霾,惠然肯來」的句子。現代氣象以「霾」來指稱「塵埃或鹽類等懸浮於空氣中的氣膠微粒造成水平能見度下降」的情形,例如線香繚繞或飛沙走石等光景塵象都可歸類成霾。當近地面邊界層穩定、擴散條件不佳且相對濕度低於75%時,氣膠微粒可累積到極高的濃度便稱為「霾害(haze)」, 但是氣象作業中並沒有根據能見度減低的程度將「霾」做進一步分類。……【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