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07-15從軟體發展談企業壟斷行為 463 期

Author 作者 張宏鉦/交通大學通訊服務與軟體研究中心。陳志成/交通大學通訊服務與軟體研究中心。

什麼是壟斷?

壟斷,指的是一間企業所提供產品(包括無形的服務)在市場上獨占的情形。造成壟斷的原因很多,比較常見的是相關技術被壟斷的公司所掌握,其他企業由於無法達到必須的技術水準而無法提供相同的產品。另一種情形,則是惡性商業競爭,如不合理的削價策略、不對等的宣傳資源以及不平衡的專利布局等,企業消長之下,會使得規模較小的企業將被迫退出市場。無論是何種狀況,壟斷的發生會讓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不再有選擇權,進而使消費行為被綁架。

這樣的情形,不但會造成消費者權益的傷害,對產業的發展與進步也影響甚鉅。首先,由於壟斷企業為產品的唯一提供商,消費者行為變得毫無選擇的情況下,壟斷企業便能隨心所欲地控制產量,坐地起價的不合理交易也會變得頻繁。同時,由於缺乏競爭對手,此類企業對產品的品質就不會有所要求,這使得消費者不僅無法買到期望中的產品,也無法得到應有的售後服務。從長遠來看,壟斷產品的企業也不會願意投入資金去做研發創新,更是讓產業發展遲滯不前。

歷史上的軟體壟斷

從1940年代真空管電腦發明至今,電腦的發展歷史不到百年,過程中軟體資源壟斷層出不窮,有些是因為技術發展的過渡期所帶來的獨占,有些則是惡意的商業競爭,這些都對後世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軟硬體同筐的宿命

早期的電腦軟硬體是綁在一起賣的,消費者無法自由選擇想要的硬體設備和所搭配的作業系統,這種現象是緣於當時的技術限制;電腦在開發時軟硬體就要相互配合設計,以致最後產品軟硬體必須綁在一起。當時最大的電腦銷售商為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BM),幾乎所有的電腦都由他們售出,可說是壟斷了電腦產業。

不過,由於IBM提出了支援x86處理器的開放式架構(open architecture),使得遵循這個標準架構的軟硬體都能相容,為電腦產業開創了一個新時代。IBM這個開放式架構,不但讓之後的電腦產業蓬勃發展,個人電腦對於一般消費者也逐漸不再遙不可及。直至今日,我們在軟體的需求規格上還是會看到符合該開放式架構的「IBM PC相容機器」的字樣,而這個開放式架構也成為後世各產業軟硬體分家的啟發。


微軟瀏覽器IE,也是因壟斷而崛起的?

網際網路於1990年代快速發展,幾乎所有個人電腦都配有一台數據機供以撥接上網,而當時供上網用的瀏覽器裡,最火紅的就是網景(Netscape)公司所開發、與該公司同名的領航家(Netscape Navigator),它的市占率在全盛時期達70%以上。

網景的巨大的成功,引來當時作業系統巨擘──微軟(Microsoft)的覬覦,於是微軟開發了一套名為探索家(Internet Explorer , IE)的瀏覽器,並內建於旗下產品Windows 95之中。微軟的策略,是想利用自家Windows產品的市占優勢將IE做免費內建,以打擊當時還需付費的領航家。雖然一開始IE因為效能不如預期而未對領航家造成太大影響,但隨著IE的改進以及效能提升,領航家瀏覽器的市占率節節敗退,網景公司也因此潰不成軍,最終在1998年11月被美國線上(American Online, AOL)公司收購。

取得市占優勢後,微軟趁勝追擊,於1999年發布第五代探索家(IE 5),不但內建於當時炙手可熱的Windows 98 SE之中,還直接與Windows 98 SE系統的所有視窗介面相結合。如此一來,只要開起一個資料夾視窗,就等同於開啟一個IE,這波操作使得IE壟斷了瀏覽器市場好一段時間。不過,該壟斷行為其實一直被美國聯邦政府注視著,美國聯邦政府甚至在1998年5月對微軟提起「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的訴訟,只可惜此案最終在2001年以和解告終。【編按:反托拉斯法又名「競爭法」,目的是透過規範企業的反競爭行為,來促進或維持市場的競爭。】即使現今瀏覽器大多已能免費取得且百家爭鳴,但領航家瀏覽器卻因微軟的打擊而逐漸被遺忘。

 
智慧型手機的出現,壟斷問題是否有解?
早期的手機,裡頭的軟硬體其實也綁在一起,只是當時手機僅作通話用,頂多附加個電話簿或鬧鐘的簡單功能,消費者對軟硬體同捆帶來的限制並無太大感覺。後來,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圖一)問世,已有類似現在智慧手機的功能,但不能隨自己需求新增或移除應用程式(App),軟硬體同捆的缺點逐漸顯現出來。PDA其實並沒有盛行很久,在價位還沒掉到能夠人手一機的程度時,就被智慧型手機取代了。

圖一:曾風靡一時的PDA,後來逐漸被智慧型手機取代。(By KarleHorn - Own work, CC BY 3.0, Wikimedia)

第一隻智慧型手機,是蘋果公司(Apple Inc.)於2007年所推出的第一代iPhone(圖二)。與以往的手機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所搭載的作業系統──iOS:雖說當時的作業系統仍由蘋果提供,但手機本質已是軟硬體分家了,且iOS能讓使用者透過線上商店下載自己所需要的應用程式,使手機實用性更高。

 

圖二:首代iPhone 的背面由鋁和塑膠製成,與近來iPhone的機種相去甚遠。(By Robert Scoble from Half Moon Bay, USA - Cropped and rotated by uploader from Nokia N97 next to iPhone, CC BY 2.0, Wikimedia)

而iPhone能夠如此成功,最大的原因正是那廣大的線上商店。蘋果早在iPhone推出之前就開始經營販售各種影音媒體的線上商店,也在iPhone推出後無痛轉型成應用程式商店。在iPhone發布的同年,Google也將收購來的安卓(Android)作業系統加以改良,以開放原始碼的方式發布,並聯合多家硬體廠商發表多支搭載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迄今,同樣以廣大的應用程式商店服務消費者們。微軟在嗅到智慧型手機的商機後,則是在2010推出搭載自家作業系統的Windows Phone,也有自己的應用程式線上商店,可惜商店豐富度不如iOS及安卓,只得以失敗告終。現今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還是只有iOS和安卓可以選擇,嚴格說起來也是一種壟斷,但由於軟硬體分家以及任何人都能參與開發的應用程式線上商店,使整個產業鏈不同一般壟斷市場的有活力。

行動通訊網路發展,也受企業壟斷影響!
企業壟斷的生態不只被手機影響,行動通訊網路的演進,也在戰局中扮演關鍵角色。行動通訊網路主要是由手機、基地台及核心網路三個部份所組成,使用者透過手機連上基地台及核心網路便能享受行動通訊網路所帶來的服務。其中,手機已達到軟硬體分家,所以市場上有各式各樣的手機可供選擇;基地台也已朝軟硬體分家方向發展,臺灣廠商目前已有能力生產各式的小型基地台銷售於國際。

然而,由於核心網路(Core Network)技術門檻過高,目前產品都是軟硬體同捆,且技術僅掌握在少數大廠手裡。以第五代行動通訊網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5G)為例,目前全世界只有諾基亞(Nokia)、愛立信(Ericsson)及華為能夠提供可使用5G核心網路的產品。當然,也有一些廠商因想打破這個局面而推出自己的5G核心網路,如美國Mavenir與已被微軟收購的Affirmed、德國FOKUS及香港ASTRI,雖然不像前述公司的5G核心網路那般昂貴,但也非唾手可得的產品。臺灣自行研發的「開放原始碼5G核心網路(free5GC)」,便是為了完成這些變革而產生的,完全遵循國際標準所開發,且任何人皆可免費下載並在任何電腦平台上安裝使用,完美地將5G核心網路抽離硬體枷鎖,使得核心網路不再掌握於少數國際大廠手中。期待未來,核心網路產品也能有像手機一樣,能有廠商百家爭鳴的那一天。

 

圖三:行動通訊網路包含手機、基地台、核心網路。

後記

企業壟斷是商業模式上常見的獨占行為,一般消費者因為對產品沒有選擇權而在消費行為上被企業綁架。長遠來看,壟斷不但會使消費者得不到高品質的產品,對產業的發展也是一大阻礙。即使如此,一般消費者的抵制是相當有限的:一來消費者本身就因壟斷沒有選擇權了,二來即使有較小型的產品提供者,消費者往往也會因惡劣的削價競爭選擇價格較低廉的方案,無形成為企業壟斷的推手。解決壟斷問題最終還是得要依賴具法律強制約束力的政府單位來執行,否則就只能指望有與壟斷企業的匹敵新技術出現。

筆者有幸能見證軟體發展史上各個重要歷程,從個人電腦、手機及行動通訊網路的基地台,無一不是從軟硬體分家開始避開壟斷行為的發生。然而,核心網路長年仍由少數企業所把持,筆者記得十多年前在從事核心網路研究時,就因天價般的核心網路而無法將想法實現,即使後來得到電信商的贊助願意出借核心網路,但只有核心網路產品而沒有軟體原始碼的狀況下,仍無法實現研究時所提出的機制,使研究留下一絲遺憾。臺灣所開發的免費核心網路free5GC著實令人振奮,任何人皆可免費下載原始碼使用,使得核心網路不再掌握於少數國際大廠手中,除了為相關學術研究帶來一股推力,其能搭載在任何電腦硬體平台上,更為扼止企業壟斷迎來一絲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