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15-11-01蘑菇雲影七十載─淺談原子彈的發展與其影響 551 期

Author 作者 簡宗奇/桃園市立南崁高中物理科教師。
「沒有甚麼壯觀的事發生,也沒有聲音,東西也沒移動,但是當控制棒插入、儀表顯示放射性讀數降低時,我們多少有些失落感,雖然我們知道我們將創造震撼世界的一件大事......」

英雄造時勢

這幾句語發低調但卻蘊含爆發力的話,是當時站在費米(E. Fermi)身旁的威格納(E. Wigner)所說的。1942年12月2日,義大利籍的費米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停用的球場裡,成功地進行史上首次人工原子核分裂的連鎖反應;當時他心想如果控制棒不插進去的話,只要再等一個小時就可以產生一百萬千瓦的能量。這次試驗是人類原子能發展的里程碑。此後不到3年內,美國政府與軍方統攝了全球最強的人力與工業等軟硬實力,建造出震天懾地的原子彈,直接終結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時也開啟長達四十幾年的核武冷戰局勢,締造了科學能量衝擊人類社會的歷史。

1945年7月16日,史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一處沙漠試爆,當時站在試爆地點外的費米巧妙地灑出紙片,讓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震波吹落一段水平距離,隨即步測距離長度,馬上就就計算出原子彈爆炸的威力。

費米神機妙算臻至化境,令人折服,他為了逃避希特勒的迫害而移居美國。接著又為了防杜納粹德國製造原子彈而傾力投身在美國原子彈的研發工作。後來,美國物理學家歐本海默(J. R. Oppenheimer)接受任命,主持了這一項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Manhattan Project)」。

歐本海默也算是位天縱之聖,在哈佛大學讀書時三年時間就修完四年課程,原來想到英國拜師拉塞福(E. Rutherford)門下,不過因為不被拉塞福器重而到德國去;接著就在德國哥丁根大學發揮他的理論長才,以極其驚人的速度得到博士學位。他的量子力學論文讓口試教授甘拜下風。後來受到官方任用,在1942年開始網羅人才進行「曼哈頓計畫」,並在1945年7月完成原子彈研製工作。......【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