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6-03-01模仿或被模仿,昆蟲善變保護誰? 555 期

Author 作者 楊正澤。陳佩琪。廖俊傑。
阿達:小文,這邊的昆蟲展示館,裡面有很多長相有趣的蟲喔。
小文:嗯,我很期待要看,不過⋯⋯目前為止我都沒看見半隻蟲耶,牠們躲到哪去了?我只有見到樹木、花、草、落葉而已啊。
阿達:有啊,你再睜大眼睛看一看,牠們就在你身邊。
小文:那我瞧瞧⋯⋯哇~~ 終於看到了!原來樹幹上有一隻蛾,牠的翅膀花紋完全和樹皮融合在一起。
阿達:沒錯,很多蛾類都可以偽裝在環境中。還有,小文你再仔細看看,那邊地上的葉子是不是有長了兩根觸角?
小文:咦?真的耶,阿達你的眼睛真銳利。牠是枯葉蝶嘛!
阿達:答對了,牠模仿葉子的樣子非常像吧。這裡還有好多的昆蟲變裝高手,我也要繼續來尋寶了⋯⋯


動物生存的優勢之一就是會運動,但是能運動之外,還需更巧妙的能力來增加生存機會。保護色就是一種高明的偽裝術,動物藉由身上的顏色或花紋與背景融合或凸顯,進而誤導視覺;而去模擬其他個體形態(擬態)的模仿技術更是令人不可思議。在自然界中因巧合加上天擇力量或其他原因,令這些技巧與策略在演化中留下來。善變的保護策略使昆蟲成為優勢的一群動物。

昆蟲的種類繁多,目前已知全世界約79萬5千種,而根據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TaiBIF)2015年的資料指出,臺灣的昆蟲約有2萬2千4百種。昆蟲的外表色彩繽紛,更有濃淡明暗的變化;體表的圖案也各不相同,有線(line)、條(stripe)、帶(band)、塊斑(patch)、斑點(spot)或斑紋(fleck)等等。分類學家描述物種特徵時雖會依據不同的色彩表現,然而,昆蟲的體色卻常因食物、居所、季節及氣候而變。最近的研究指出,大黑星龜金花蟲(Aspidomorpha miliaris (Fabricius, 1775))翅鞘上斑紋的多型性可能和牠吃的食草植物本身的色澤有關,依據成蟲翅鞘上黑斑所佔的面積百分比可分為三型:明亮型、標準型及黑暗型。其中明亮型個體只出現在空心菜食草組;而標準型個體則是在紫花牽牛食草組;黑暗型個體則零星出現在其它五種食草植物飼養的結果。由此可知,外表色彩變化可能與食物相關,但保護色的形成也可能與環境背景色和選汰壓力有關。

昆蟲色彩善變的祕密

昆蟲身上的色彩變化,有的用來施展隱身術而保護自己,俗稱保護色;有的更能達到警戒的效果,稱警戒色,藉以達到逃避敵害的目的;有些則是長期演化的結果;更有些是隨著生理情況而變。……【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