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6-05-01第九行星 557 期

Author 作者 葉永烜/中央大學天文所及太空所教授,研究興趣為太陽系來源及演化、小行星與彗星的物理性質和動力學、行星磁層與衛星及環系統的電槳作用,以及系外行星與恆星的作用。
美國NASA的新視野太空船在2015年7月14日飛越冥王星,讓世人大開眼界。第一次見到這千里冰封的遙遠星球,居然存在很年輕的表面結構,在液態氮構成的海洋飄浮著水冰。雖然有這麼多奇妙特色,冥王星並不屬於從水星到海王星的八大行星家族。在2006年的國際天文學聯會會議經熱烈討論和表決結果,把冥王星界定為新一類的「矮行星」。主要原因是自從1992年朱維特(David Jewitt)和劉麗杏(Jane Liu)發現第一顆海王星外的小物體(1992 QB1)後,已經在外太陽系發現越來越多的星體。美國學界統稱它們為古柏帶物體(Kuiper belt objects),歐洲學界則稱之為海王星外體(Trans neptunian objects)。
 

圖一:第九行星想像圖。(Caltech/R. Hurt (IPAC))


圖二:冥王星的年輕表面。(NASA/JHUAPL/SwRI) 

這些海王星外物體有部份的公轉週期如冥王星一樣,和海王星公轉週期有2:3比例的關係(圖三)。除了冥族小行星的2:3共振週期,也存在3:4、2:5等共振族群。這些軌道構造可能和天王星及海王星形成時的軌道遷移作用有關,把一些海王星軌道外的小物體鎖在這些共振軌道。有趣的是,半長軸(a)在42 AU(天文單位)和48AU之間,有一群低離心率(e)和低傾角(i)的物體,它們被稱為經典古柏帶物體。另一群稱為黃道離散天體的物體則有較大的e和i,但它們的近日點距離都在30~40 AU之間,相信是因為海王星重力彈射的作用而形成這樣的軌道分佈。

 

 圖三:海王星外物體的半長軸分佈。(林省文博士提供)

冥王星不再是行星,但從體積(半徑1187公里)和質量(1.3 x 10^22公斤)而言,它都是海王星物體之首。但這個榮銜差一點也掉了,在2005年發現的鬩神星(Eris,半徑1163公里,質量1.66 × 10^22公斤和冥王星不相上下。它是黃道離散天體的一員。一些理論模型則認為,可能有許多同樣類型的大型海王星外物體尚待發現。

不尋常的軌道位置

故事主角在2003年開始陸續出場,它們是以賽德娜星(Sedna)為代表稱為賽德娜族(Sednoids)小行星。軌道特點是近日點都遠超過海王星的重力影響範圍,所以亦稱為分離物體。在2010年前,只有3個賽德娜族小行星被發現(Sedna、2004 VN112與2000 CR105)。第4顆(2010 GB174)是由中央大學天文所陳英同博士分析加法夏望遠鏡(CFHT)觀察資料所得。……【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