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20-05-01遭受感染之後怎麼辦?— 談昆蟲免疫力 605 期

Author 作者 唐政綱/臺大昆蟲學系博士班博士候選人。陳平/臺大昆蟲學系碩士班二年級。吳岳隆/臺大昆蟲學系副教授、昆蟲病理實驗室主持人。
2011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給三位免疫學家:史坦曼(Ralph M. Steinman)、比尤特勒(Bruce Beutler)和霍夫曼(Jules A. Hoffmann),表彰他們在先天免疫系統上的發現。史坦曼發現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是啟動人體免疫系統的關鍵,並破解先天性(innate)與後天性(acquired)免疫的重要關聯;比尤特勒與霍夫曼則從基因層級著手研究,發現果蠅與哺乳類免疫細胞表面的特殊受體鐸受體(toll receptor)與類鐸受體(toll-like receptor,TLR)是重要的檢疫防線,負責辨識病原和啟動先天性免疫反應。這些研究成果幫助了眾多疾病的疫苗研發,也是搭起昆蟲和人類免疫研究的重要橋梁。

循環系統─免疫功能的大幫手

昆蟲,是無脊椎動物(Invertebrate)中的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六足綱(Hexapoda)生物;而人類則是脊椎動物(Vertebrate)中的脊索動物門(Chordata)哺乳綱(Mammalia)動物。在說明牠們和人類的免疫系統差別之前,兩者間還有一明顯不同,昆蟲是開放式循環(open circulatory system),所有的器官皆浸泡在血淋巴中,並藉由血淋巴交換與器官間的養分與代謝廢物。昆蟲的免疫系統與此循環系統息息相關,不論是運輸抗菌肽或免疫細胞的供給都是仰賴此循環系幫助運作,而病原菌的入侵也多是在此循環系中發生。

昆蟲的免疫系統與人類有什麼不同?

人類主要是藉由免疫系統抵禦或摧毀外來病原菌,而免疫系統可分為先天性免疫反應及後天性(適應性)免疫反應。先天性免疫,又稱非專一性免疫,藉由特定血球細胞或發炎反應以便對抗外來病原菌。
 
而昆蟲的免疫系統屬於非專一性的免疫機制,也就是先天性免疫,包含三部分:行為防禦、物理屏障與細胞性免疫(cellular immune)及體液性免疫 (humoral immune)反應(圖一)。部分昆蟲會藉由行為防禦遠離病原菌或將生病的個體驅離群體中,堅硬的外骨骼為昆蟲阻擋病原菌的第一道防線,如線蟲或真菌等入侵病原主要藉由刺穿昆蟲體表進行感染,因此其堅硬表皮便可作為抵禦的重要組織。另外,在部分昆蟲體表上會產生光滑的臘質,使病原菌不易貼附於體表或侵入血體腔中。

圖一:當外寄生蟲藉由各種方式進入蟲體造成感染,例如從口器進入並感染蟲體(oral infections)後,0攝入的病原菌(ingested worms)可被腸壁(gut wall)所阻擋。 不過,如果寄生蟲突破表皮(direct entry though cuticle)或破壞腸道(destruction of gut integrity)進入蟲體釋放病原菌,蟲體將啟動體液或細胞性免疫。

不過,當病原菌克服行為防禦、成功進入昆蟲體內時,細胞性免疫及體液性免疫則為至關重要的反應。
……【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