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20-05-01是意外還是意料中?破滅的C/2019 Y4世紀大彗星 605 期

Author 作者 洪景川/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視聽組研究助理退休,現任臺北市文山與士林社大天文課程講師。
「急速增光的C ∕ 2019 Y4彗星在飛向太陽前,出現了彗核裂解的突發現象。再次應證了『彗星是不穩定而且不可預測的』?」

C ∕ 2019 Y4,或稱ATLAS、撞地警報彗星,是一顆軌道近似拋物線、離心率為0.99871621的彗星,由「小行星陸地撞擊最後警報系統(Asteroid Terrestrial-impact Last Alert System, ATLAS)」在去(2019)年12月28日的自動巡天觀測時所發現。

它曾經是今(2020)年截至今日最亮的彗星,總光度在3月底時視星等約為7等,到4月中旬卻已降到僅9等左右,光度比最亮時暗6倍多,甚至比同在夜空中的C ∕ 2017 T2(PanSTARRS)、C ∕ 2019 Y1(ATLAS)和C ∕ 2020 F8(SWAN)等彗星還要暗淡。為何如此?原來這顆彗星在4月2日左右,經歷一次重大的分裂解體事件。

4月中旬時,人們尚可使用望遠鏡在鹿豹座(Camelopardalis)中找到它,貌似光線瀰散的天體。由於可能剛經歷彗核解體事件,因此這顆彗星是否能夠繼續增亮,尚屬未知數。但是天文學家原先預估它將在4或5月時達到肉眼能見到的亮度,似乎已不可能達成。

彗星的發現過程和亮度變化

2019年12月28日,它從位於夏威夷茂納羅亞(Mauna Loa)火山頂上0.5米口徑的賴特-施密特式望遠鏡(f ∕ 2 Wright-Schmidt Telescope)所拍攝的影像中被發現。當時此彗星位於大熊星座中,以視星等19.6等的亮度發光。 丹諾(Larry Denneau)是第一個辨識出這顆彗星的人,並立刻將其通報到小行星中心(Minor Planet Center, MPC)的網頁上,以便向其他天文學家發出警示。隨後幾天的進一步觀察中,發現它出現彗髮。持續觀察追蹤,又發現彗尾變得越來越明顯。

2月初到3月底間,亮度從17等激增至8等,增加近4000倍。單單在3月份,光度就增加4個星等。彗髮淡綠色的外觀是由雙原子碳C2的發射所產生的,估算它具有約330萬公里長的多色彗尾,雖然外側當時仍很黯淡,但是氣態狀的細絲結構可以掃過背景恆星的前方,觀察起來狀似一個瀰散的天體。不料在4月初時,發生重大的彗核分裂或破碎事件,C ∕ 2019 Y4突然變暗(圖一)。

 

圖一:C ∕ 2019 Y4彗星是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SLT 40公分(cm)望遠鏡長期監測的目標之一。組圖可看出彗星從2020年3月19日到4月9日之間的亮度變化戲劇性過程。原本持續增亮的彗星於3月29日時開始變暗。(林忠義影像提供;林啟生、蕭翔耀、侯偉傑觀測)

彗星的軌道與位置

在它剛剛被發現時,距離太陽約3個天文單位。基於先前的觀測結果,推斷它具有約4400年的軌道週期和0.25 AU的近日點距離。經計算比對發現,C    ∕ 2019 Y4 和歷史上的C ∕ 1844 Y1彗星(又稱1844年大彗星)竟然具有十分相似的軌道元素,表示C ∕ 2019 Y4和C ∕ 1844 Y1可能是同一母體彗星的碎片。

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小天體資料庫(JPL Small-Body Database, SBDB)使用2020年2月18日曆元為基礎來 計算,顯示C ∕ 2019 Y4的軌道週期約為6000年,但該計算包括在行星區域內的誤導性擾動。在彗星進入行星區域之前,一種更合理的重心計算顯示「飛入軌道週期」應約為4800年。預計於2020年5月31日到達近日點,之後離開行星區域,「飛離軌道週期」約為5200年。

在2020年1~3月期間,C ∕ 2019 Y4位於大熊星座(Ursa Major)方向;4月份時則位於鹿豹座中;預計在5月12日之後將進入英仙星座(Perseus)。5月23日時逢朔,屆時與太陽離角達17度時,將通過近地點。在5月31日通過近日點時,它將位於金牛座(Taurus)的方向,與太陽離角減為12度。

彗核的分裂與可能解體?

據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天文學家葉泉志和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張啟成使用拉帕爾馬島(La Palma)上的利物浦2米望遠鏡(Liverpool)對C ∕ 2019 Y4進行一系列的觀測,顯示原先的點狀彗星假核(pseudo-nucleus)已演化出細長形的彗星假核,長度約為3角秒,並且與彗尾的軸線方向一致。這種變化形態與彗星塵埃噴出量突然下降,甚至跡近停止噴發的現象頗為一致。彗核似乎已分裂成兩塊,前方較尖的一塊與隨後截面積較寬的第二塊之間出現了間隙,因此推論彗核已開始分裂(圖二)。
 

圖二:使用鹿林天文台的影像觀察到C / 2019 Y4彗星兩個碎片的詳細報告。(林忠義影像提供;林啟生、蕭翔耀、侯偉傑觀測)

其實早在4月6日,幾位天文學家就在《天文學家電報》(The Astronomer's Telegram)中通報C ∕ 2019 Y4可能已經解體的推斷,碎裂的原因可能是釋氣(outgassing)的結果,導致彗星的離心力增加。此外,塞爾維亞天文學家斯莫里奇(Igor Smolic)和塞庫里奇(Miodrag Sekulic) 使用貝爾格勒天文台(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of Belgrade)維多耶維卡(Vidojevica)觀測站的米蘭科維奇(Milankovic)1.4米 f ∕ 5.1望遠鏡對C ∕ 2019 Y4 進 行攝影,發現彗核已經分裂成至少五塊,光度由3月底的7等變暗降低至4月中旬的10等,判斷彗星可能已經解體,並且可能將逐漸消散。

亮與不亮,這是一個好問題

預測一顆彗星是否能成為明亮又彗尾悠長的大彗星是相當困難的,因為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彗星的後續表現,致使偏離預測的光度。如果彗星本身擁有一顆龐大而活躍的彗核,且近日點足夠接近太陽,在它光度最亮時沒有被太陽遮掩能從地球觀察,就有機會成為大彗星。然而歷史上,1973年的科侯德彗星(Comet Kohoutek,C ∕ 1973 E1)雖然符合前述的所有標準,也曾被預測會成為壯觀的世紀大彗星,但結果並非如此。而1976 年出現的威斯特彗星(Comet West,C ∕ 1975 V1)彗核曾分裂成四個部分,卻從原先對它期望不高到後來意外地成為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彗星。

至 20世紀末期,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沒有出現過大彗星,直到兩顆大彗星接連現身:1996年的百武第二號彗星(Comet Hyakutake,C ∕ 1996 B2)拖著120度長的長彗尾和高達0等的光度亮麗現身;繼它之後,海爾─博普彗星(Comet Hale–Bopp,C ∕ 1995 O1)在1997年達到最大亮度-1.4等,而且還拖出兩條明亮而異色的彗尾。21世紀的第一顆大彗星則是麥克諾特彗星(Comet McNaught,C ∕ 2006 P1),於2007年1月時光度高達到-5.5等,並且成為40年來最明亮的彗星,呈現出寬廣巨大的扇狀彗尾。


如同前面提及的威斯特彗星,其第一份彗核分裂報告出現於1976年3月,當時它已分裂成兩個部分。這些彗核碎片在當時是極少數被觀察到彗星發生分裂的案例,之前最顯著的例子是1882年大彗星。1882年大彗星與本文所討論的C ∕ 2019 Y4,都同屬於「克魯茲族彗星」的成員之一。 近年來,許多克魯茲族彗星都曾被觀察到彗核於通過太陽附近的過程中,發生了分裂。這麼說來,此次令人意外沒能成為世紀大彗星的C ∕ 2019 Y4,彗核分裂甚至面臨解體的結局,應該要算是意料中的事了囉?

感謝鹿林天文台觀測員林啟生、蕭翔耀、侯偉傑的觀測和林忠義博士提供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