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02-01關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我們目前知道什麼? 458 期

Author 作者 廖英凱、 雷雅淇、羅佩琪、陳亭瑋
去(2019)年12月,不明原因肺炎在中國武漢出現,在今(2020)年1月初經過全基因組定序確認為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俗稱武漢肺炎。關於2019-nCoV的相關臨床統計、病理研究與傳播模式的學術研究,以及與疾病管制科學有關的評論近期陸續發表。這次,讓我們從7個關於2019-nCoV的問題切入,來看看我們對於這個疾病又多瞭解了哪些事呢?

病毒感染了哪些人?

一篇由數個中國各省疾控中心與位於香港大學的世衛傳染病流行病學及控制合作中心的研究團隊,分析截至今年1月22日止在武漢首批感染的425例確診病例。此研究成果於1月29日發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在中國武漢初期的傳播動力學〉(Early Transmission Dynamics in Wuhan, China, of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以下簡稱為NEJM研究),是目前統計最多確診病例並發表的研究。

在這425名確診病例中,中位年齡為59歲(範圍為15~89歲),男性佔56%(240人),沒有15歲以下兒童。而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計截至1月27日的數據,4515例確診案例中男女比為2:1,年齡中位數為48歲(範圍為9個月~96歲),15歲以下病例僅佔總病例的0.6%。雖然數據上中高齡男性比例較高,但難以就此下結論病毒較不易感染兒童及女性,亦有可能是中高齡男性有較多機會接觸病原體,所以依照目前資料並不能斷定中高齡男性即是較易感染的族群。

 

人傳人何時發生?與海鮮市場有關嗎?

而從NEJM的研究我們可以知道:到今年1月1日前發病的大多數病例(55%)與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有關,之後的病例則只有8.6%有關,並推估2019年12月中在親密接觸者之間就已經有人傳人的現象。

而在公開資訊中我們所知的第一例人傳人案例公告於1月20日晚間,為廣東珠海衛健委通報,一對父母從武漢到珠海女兒家探親,一家三口後都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為第一例「人傳人」案例。

 

潛伏期是幾天?

依據1月27日WHO的疫情報告7(截至2月4日尚無更新),目前估算為2~10天;美國疾管署則比較保守,估算潛伏期約為2~14天;中國衛健委則認為一般潛伏期為3~7天,最長不超過14天。

而在NEJM研究中,統計了10例確診病例的暴露數據,估算出潛伏期平均為5.2天,分布的第95個百分位數為12.5天。但因疫情進展中,該研究團隊也強調這個數字仍只是不精確的估算,但為現在接觸病原體後隔離14天的規定提供支持。

由於病毒具有潛伏期,且無症狀個案情況會增加醫師臨床判斷的困難,也會使海關或公共場所等利用體溫檢疫的公衛措施無法發揮成效。因此,疾病管制的政策上,一定會考量流行病學的條件,如要求曾接觸患者、曾至疫情嚴重區域旅遊者必須自主隔離並定時回報身體狀況。

也因此,現行衛福部疾管署對於具二級流行地區旅遊史、小三通入境者的處置,皆需要居家檢疫滿14天;而對於中港澳入境的學生及教職員工,亦建議在家休息14天。

 

什麼是「無症狀患者」?具有傳染力嗎?

無症狀(asymptomatic)患者,顧名思義是沒有出現明顯發燒、肺炎等症狀卻帶有該病毒的患者。過去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與中東呼吸症候群(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MERS)的回顧研究來看,無症狀的患者非常罕見,在無症狀期間,也極不容易發生傳染(Che et al., 2006;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13)。

那本次的武漢肺炎是否有無症狀患者呢?有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發表於The Lancet上的一份針對一個深圳家庭的研究(Chan et al.,2020),是最早被文獻報導的無症狀案例。該家庭因旅遊而受到感染,但其家庭成員中有一名10歲的孩童,並沒有任何發燒咳嗽等外顯的身體不適症狀,但經放射線檢查一樣發現肺部出現病變。該研究也發現有兩位患者,在醫院初次就醫時,並沒有發燒的症狀。

雖然在SARS和MERS的無症狀患者既罕見也少有傳播能力,但在武漢肺炎的情況則需要收集更多的資料加以確認。德國慕尼黑大學(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醫學中心(Rothe et al., 2020)於2020年1月30日發表在NEJM的一則通訊評論(correspondence),則描述了一名感染2019-nCoV的德國患者,他除了在無症狀期間就能傳染給他人外,較特異的是該患者可能在受到感染後一至兩天內就具有傳染能力,因此,該評論建議可能需要重新評估2019-nCoV的傳染能力(Rothe et al., 2020)。

Science期刊的特約記者,訪談了對上述評論不同意的科學家,有科學家直接向該位中國病患查證,她表示自己在德國時其實已經出現症狀。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今年2月1日的疫情報告中提到,無症狀病患不是病毒傳染的主要來源,不過也意識到患者在出現症狀前,仍會有傳染給他人的可能性,因此正在了解病患的詳細接觸史,以確認無症狀傳染的狀況。

 

傳染力如何?

基本傳染數(basic reproductive number, R0)是評估傳染病擴散程度的重要量化指標。當傳染病疫情出現時,常有大量研究團隊,利用疫情數據與不同統計模型來計算R0。其意義是指,1個病人在易感染的人群中,平均能感染的人數。R0 = 2 代表平均1個病人會再感染到2人。如果能透過措施使R0小於1,也就是平均1個病人會再感染不到1個人,則該疾病就能被撲滅。

世界各團隊針對2019-nCoV,在今年1月下旬以前(可視為疫情爆發的早期階段)的R0的計算,平均值多為2~3之間,信賴區間內的R0則為1.5~3.9。這意味著在1月份時,2019-nCoV的患者仍持續增長,並未顯露出減緩趨勢。

若與令國人印象深刻的SARS相比,由加拿大貴湖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應用數學系兼任教授鮑契(Chris Bauch)等人於2005年針對SARS的一篇回顧性論文指出,不同研究團隊針對各地SARS疫情的研究中,多認為SARS的R0平均值為2~3之間,在少數個案如臺灣的院內感染中,R0可上升到4.2。

因此,目前可以相信2019-nCoV的傳染力與SARS相當,或微幅低於SARS,且尚未顯露疫情減緩趨勢,須強化公衛措施,並留意過去SARS期間的院內感染或社區超級傳播者個案發生。

 

重症患者輪廓?

他們確診前又有哪些症狀?根據武漢金銀潭醫院統計99位中重症患者的臨床症狀的研究〔註一〕:99名患者平均年齡為55歲(範圍為21∼82),男女比約為2:1(67:32),在這之中有50名患者有慢性病(包含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心血管疾病)。

所有患者均觀察到肺炎症狀。其它常見症狀則有:發燒37.3℃以上(83%)、咳嗽(82%)、呼吸困難(31%)、肌肉痠痛(11%)、昏迷(9%)、頭痛(8%)、喉嚨痛(5%),大部分的人都有多個症狀(90%)。

此處的發燒判准為37.3℃,略低於一般以38℃作為發燒的定義。研究文獻中並沒有詳述其原因,可能會對醫師的臨床判斷與公共場所的體溫篩檢產生矛盾,也有可能是因為有近兩成的患者,體溫介於37.3至38℃之間,因此有必要針對此疫情特別下修體溫標準。目前在中國大陸的機場、捷運站等公共場所的體溫篩檢,即是以37.3℃作為判准。

 


死亡率是多少?

截至今年2月3日中午,確診案例為17389例,死亡人數為262人,但卻不能直接相除算出死亡率。為什麼呢?因為在這個階段,我們所能掌握的資料還不足以能對於死亡率下判斷

由於疫情還在繼續蔓延,仍有數千名患者在接受治療,也還有許多還未被發現和通報的輕度及無症狀患者,因此現在就要斷定死亡率仍言之過早。

那為何會看到有研究算出了死亡率?這些資料來源可能來自於TheLancet今年1月24日及2020年1月29日延伸24日研究所發表的研究。這份研究是針對疫情初期確診的「中度以上患者(皆已有肺炎)」所統計的死亡率,所以這個死亡率是「重症患者的死亡率」而不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死亡率。研究統計在這99例患者中,有11人死亡,死亡率約為11%,但這些患者仍有些在治療中,因此實際死亡率有可能更高。

而到底2019-nCoV實際的致死率是多少呢?目前比較大規模的監測數據顯示,致死率大約是維持在3%。這個數字是否會再隨時間變化,仍有待繼續追蹤

 

結語

這是我們目前所知道的事,但有看過《進擊的巨人》或《冰與火之歌》你就會知道:當故事還在進行、疫情還在發生之際,很多事情都難以輕易下結論。面對這些研究,我們也要保持著開放,甚至批判的態度去看待我們所知道的資訊。

2020年1月31日發表於The Lancet的研究〈對源自中國武漢的2019-nCoV爆發的潛在國內與國際傳播預測:一項模型研究〉(Nowcasting and forecasting the potential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pread of the 2019-nCoV outbreak originating in Wuhan, China: a modelling study )中的評論有提到, 若沒有立即採取大量公共衛生干預措施的話,2019-nCoV可能會成為全球流行病。而控制疾病傳播的方式例如嚴格的限制人口流動,例如:取消群眾集會、暫緩開學、以及居家遠端工作等。不過確切來說,各地要做的事情高度因地制宜,沒有任何一種措施能夠一體適用於所有的情況

因此,面對鋪天蓋地的各種資訊與傳言,不要讓自己迷失在其中,多去想想:眼前的資訊從哪兒來、為何會到我們的面前、它想傳遞怎樣的資訊?然後老話一句「別輕信謠言,保持關注也別太過焦慮。」本文資料蒐集至2020年2月4日,仍有許多與2019-nCoV相關的研究正在進行,目前發表的研究並非最終結果。

〔註一〕此研究成果於2020 年1 月29 日發表於The Lancet: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99 case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a descriptive study,分析內容包含上一篇1 月24 日發表的研究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

延伸閱讀
1. Chan et al., A familial cluster of pneumonia associated with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dicating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A study of a family cluster, The Lancet, 2020.
2. Rothe et al., Transmission of 2019-ncov infection from an asymptomatic contact in german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
3. 寒波,〈病毒不是源於武漢的海鮮市場?從分子演化學角度看20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的起源與傳播〉,泛科學,2020年1月30日。

 
本文及下一篇文章〈NEJM論文證實了中國隱匿新冠肺炎疫情?〉轉載自PanSci泛科學。
PanSci泛科學,是臺灣最大的科學網站及社群,於2011年成立,起初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育成的計畫,2014年已獨立成立泛科知識股份有限公司。PanSci泛科學邀請臺灣科學研究者、教育者、愛好者、以及所有受科學影響的人們,共同暢談科學、將高深龐雜的科學發展重新放置回臺灣公共論壇中,並且用理性思考社會議題中的科學面向,致力於提供科學討論的最佳場合,包括線上與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