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03-13談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與研究發展 459 期

Author 作者 林秀玉/真理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自然學科教授兼召集人。
國內外學術界早年挹注腸胃道研究經費不多,不太重視這方面的相關研究。近年來腸道科學研究在微生物體研究蓬勃發展的帶領下,已經大為不同。如今,無論是挹注經費、研究主題、參與機構或參與國家等方面,都大幅增加。
 

國內外吹起人體微生物體研究風

2007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通過一項上億美金的「人體微生物組研究計畫(Human Microbiome Project)」預算;2013年啟動第二階段計畫,擴及人體口腔、皮膚、鼻腔、腸胃道和泌尿生殖道等五大部位的微生物相。2008年美國總統布希(George W. Bush)宣布啟動「微生物組國家級計畫」,同年全球科學家呼籲啟動「國際微生物組計劃」,如今已有美國腸道計畫(American Gut Project)、英國腸道計畫(British Gut Project),和澳洲腸道計畫(Australian Gut Project),也陸續有全球科學家投入腸道研究行列中,使得整體研究能量攀高,帶動科學論文發表劇升。2009年後,腸道菌群領域普遍出現引用數高的論文,可見一斑。
 
國內學術界也跟上這股風潮,陸續成立學術團體和投入資源,例如:2003年創立臺灣乳酸菌協會、2016年起首辦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之後每年定期舉辦益生菌學術研討會;臺灣大學、陽明大學、長庚大學與工研院等許多大專院校、學術機構陸續號召成員組成研究團隊,積極發表益生菌相關研究成果。科技部於107年度起徵求人體微生物相專案研究計畫,今年度則於2020年02月18日截止申請。
 
國內外舉辦的相關研討會或學術發表中,出現比過去更多與產業或臨床連結的內容。工研院公布「微生物相將成為新時代的個人營養保健思維,甚至改變醫療等產業發展」,不少研討會陸續邀請「產、官、學、研、醫」等人士參與,呈現跨界合作發展的趨勢。過去腸胃是被隱匿不見或被忽視的身體器官,在透過科學研究提供相關知識後,「菌、腸胃與身體」這三者被搭建起休戚與共的關係,如今被應用到醫療領域與產業領域,甚至是民眾的日常生活中。

 

從論壇看見的研究趨勢

今年1月舉行的第四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談「益生菌」,多屬於狹義的腸道微生物,亦即只探討「細菌類微生物相」,鮮少觸探廣義的腸道微生物,包括細菌類、腸道真菌體、病毒體和古菌體等更多物種的微生物相。另外談及「益生菌」、「益生質」到「後生元」的研究發展,甚至從「單一病因導致單一疾病」擴展為「多種病因導致單一疾病」的疾病觀念,都可能改變精準化醫療、食品科學、藥學、營養學、中醫藥等領域走向,以及啟動多體學、系統生物學、人工智能等領域攜手促成整套系統化的生物學方法。
 
此外,腸道菌群和遠端器官的交互作用,可能被連結或解釋為新的共病之源,如:肥胖、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妊娠等。目前積累的科學研究成果,可能影響現代人的營養、免疫、代謝、身心、腫瘤、心血管等科學知識或醫療,映照出「腸道、疾病、藥物」或「腸道、保健、食品」這三者的相生相伴,「腸道微生物與人體健康」的連結逐漸被各界動員起來。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微生物體學研究中,提出正反意見解釋(Pros & Cons)的研究報告越來越多,告訴我們微生物可載舟也可覆舟。微生物體學研究與發展是正在進行中的科學研究,坊間也有許多商品販售,不少功能訴求涉及科學、科技和社會等許多面向,目前多看重的是對人體的正面效益,但仍需要關注可能對人體、生態的負面影響以及實際的效益多寡。
 
菌群失衡可能是發生疾病的原因,也可能是環境生態改變後的結果。人體是個生態體系,每個人則擁有不同的生態體系;換言之,人體是生物,微生物也是生物,不同種生物在不同的環境裡發生互動,所產生的連結和因果關係其實是相當複雜的。耙梳目前發表大多屬於關聯性研究,鮮少是因果研究,且以老鼠等模式生物研究居多,極少數為臨床人體試驗研究,因此後續仍有待釐清相關性研究背後的因果機制,以及發表系統性進行臨床試驗的完整結果。有些坊間商品把科學研究成果過度簡化或推論,研究完整或不完整、實驗效果明顯或不明顯,實際應用的結果尚且有些留白,需更多留意與關切。
 
這個論壇中幾位微生物體領域的專家共同指出,腸道微生物具有龐大商機,但同時需要更多基礎研究支持,也需要「產、官、學、研、醫」的共同合作,才能達成未來是各界藍海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