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8-12-01與自然和諧共生—宜花有機及生態農業之推動 444 期

Author 作者 陳季呈、林立、游之穎、徐仲禹、孫正華、蔡濰安、張光華、范美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宜蘭與花蓮2縣素以好山好水著稱,憑著中央山脈的天然屏障區隔、純淨水源與工業發展鮮少的優勢(圖一),自1994年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花蓮農改場)開始推動有機耕作。經過20餘年,有機農業這顆種子在宜花地區播種、萌芽、生根並逐漸茁壯,現今宜花有機作物栽培面積已佔全臺近3成,有機水稻面積更達5成,已是臺灣有機農業重要的生產地。


然而,在期望維護土地生物多樣性與恢復過去家園榮景的心情下,生態服務型農業開始發酵,透過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田間操作模式、維持生產與生計共榮共存的信念,生態農業的推動就此展開。
 

有機夢土的起點:

有機技術開發與示範推廣


談起有機農業,不禁讓筆者想起1994年花蓮農改場在花蓮富里鄉簡明志的農地中,設置了面積0.5公頃的水稻有機試作田,以不施藥、不用化肥的耕作方式輔導農友栽培水稻,這第一塊示範田也開啟宜花有機農產業發展。
 
研發栽培技術 出版輔導專刊
花蓮農改場基於改良場的本業──栽培技術研發,積極投入研發各項作物的有機栽培技術。從栽培面積最大的水稻開始,逐步建立宜花地區主要作物的有機栽培技術,透過示範田的設置與召開觀摩會分享成果輔導農友種植,並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出版有機技術專刊,先後出版水稻、大豆、龍鬚菜、文旦柚、當歸等10餘種作物有機栽培技術手冊(圖二),供農友栽培參考。

 
除作物栽培技術開發外,有機栽培過程中,病蟲危害作物、雜草等亦是令農友相當頭痛的問題。在不用化學農藥的要求下,花蓮農改場透過非農業防治資材應用於宜花地區主要作物的試驗研究與示範推廣,輔導農友於最適當的時間點,正確利用非農藥資材來防治病蟲害,例如:利用亞磷酸(H_3PO_3)有效防治水稻稻熱病及白葉枯病,同時帶給農民「預防重於治療」的重要觀念,讓農友能提早預防,大幅降低作物病蟲害的發生與不必要的損失。
 
利用微生物製劑防治病蟲害
近年,花蓮農改場更在微生物製劑上下了一番功夫,也獲得了不錯的成果。種植番茄的有機農戶,大都為銀葉粉蝨的危害而傷透腦筋,花蓮農改場找到蟲生真菌──爪哇擬青黴菌(Isaria javanica),將其加工成製劑後於溫室施用於銀葉粉蝨上,可使其死亡率超過90%以上,且毒理測試結果顯示,爪哇擬青黴菌本身對人體無害。
 
另一種農友聞之色變的病害是細菌性軟腐病,因其宿主廣泛,嚴重影響多種農作物的產量,且一旦感染發病將難以化學藥劑有效防治。花蓮農改場以土壤稀釋平板法、拮抗能力測試等多種方法,自宜花地區800多處的土樣中,共同篩選獲得具防治軟腐病潛力的拮抗菌株甲基營養型芽孢桿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HL_B01),經溫室防治試驗顯示,其可有效降低結球白菜軟腐病之罹病度達32.0%。此外,田間測試的結果發現其可防治青蔥及海芋軟腐病(圖三),同時亦可抗青枯病等其他病害。透過微生物來防治作物的病蟲害,同時解決了農友問題並更加友善大地環境。


提升除草效率 優化作物生長


由於有機栽培不得施用除草劑,農友只能採取其它雜草管理技術,包括覆蓋資材、高溫防除、減少農田雜草種子庫、生物防治、機械除草和人工除草,除草效率不彰使農友為此煩惱不已。
 
有鑑於此,花蓮農改場積極開發附掛式旱田除草機(圖四),讓操作者可乘坐於機械上作業,且除草效率是一般中耕除草機的4倍,更是人工除草的10倍以上,讓有機農友更輕鬆解決旱田中的雜草問題。另外,有機秧苗的生產在過去一直是無法突破的瓶頸,為讓水稻栽培全程有機化,花蓮農改場特別開發連續式稻種溫湯消毒機、育苗土蒸氣消毒機,並搭配育苗土消毒技術,以蒸汽及微生物資材取代化學藥劑處理,除可消除如徒長病、立枯病等透過種子傳播(seed transmission)與土壤傳播(soil-borne)的病害,還能打破稻種休眠、提高生長勢,成本更是低於藥劑消毒處理。

 

點串成線,再拓展為面:

策略性推廣有機農業


有機農業發展初期,花蓮農改場專注建立作物有機栽培技術,解決農友栽培上的問題;當栽培技術逐漸純熟的同時,宜花地區農友投入有機農業亦逐步增加,但多點狀分散於各地。為讓有機耕作更為便利,同時減少發生鄰田污染的問題,花蓮農改場興起集村推動有機農業的想法,透過專業技術指導與用心陪伴凝聚共識,並在2002年於富里鄉羅山村設立全臺第一個有機村,以集村方式落實有機發展經營,同時將有機概念從生產面擴及至生態、生活面,順勢將一級產業發展至二、三級,甚至六級產業,為農民帶來更好的收益。
 
羅山有機村這個成功案例,大幅提振花蓮農改場與農民的信心。以團隊努力深耕的花蓮農改場,自北向南陸續輔導宜蘭三星行健有機村、壽豐東華有機專區、大豐大富有機生態村,及以羅山村為軸心、拓展鄰近4個村里共同發展建立的富里鄉富麗樂活聚落。經過上述策略推動,將數個發展成熟的有機村南北串連成有機樂活廊道(圖五),同時善用當地優勢,策略性地開創東部獨特的有機生態休閒產業,跳脫「一級生產」的概念轉為向「二級加工」和「三級樂活休閒」,成為六級化產業發展,增加農村產值,落實包含生產、生活、生態理念的有機「三生一體」,並期望將臺灣東部拓展成落實有機的「面」,讓有機的種子在宜花地區遍地開花。
 

不過,在上述有機農業推動時,花蓮農改場也看見許多農民的一個關卡,就是「筆比鋤頭重」、「拿鋤頭比拿筆容易」的感嘆,因而了解申請有機驗證,對農友來說是件不容易的事。為此,花蓮農改場特別設置由專人擔任的有機驗證輔導窗口,輔導並協助農友取得有機驗證,這樣的服務措施,讓農友不再感到有機驗證申請的複雜與無助,也成功讓宜花地區有機栽培面積逐步擴增。
 

有機農業的下一步:

生態服務型農業與里山倡議


有機並不止於農業生產,更應該照顧自然生態、落實於平日生活,花蓮農改場在推動有機農業將近20年後,也思考著有機農業的下一步。經過一番思索討論後認為「想讓更多人看見有機農業的與眾不同,生物多樣性是關鍵」,於是便在2013年跨入生態服務型農業,與里山倡議新的里程。
 
運用天敵昆蟲與植披塑造,提升物種豐富度
為讓民眾了解有機農田比慣行農田有更多樣的生物物種,花蓮區農改場率先進行大規模有機水田和慣行水田的生態物種調查,發現稻苞蟲羽角姬小蜂、凹頭小蜂、橙瓢蟲、日本長腳蛛、螳水蠅等寄生性和捕食性的天敵在水稻田中扮演清除害蟲的角色(圖六),而營造天敵喜愛的環境亦為農業操作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經數年調查,終於找出水稻田生物多樣性指標物種──橙瓢蟲及長腳蛛(圖七),讓人們可以透過目測或簡單的掃網(圖八),來檢視田區生態情形,同時與林務局、慈心基金會合作,將橙瓢蟲及長腳蛛納入慈心綠色保育標章。
 





調查水田生態物種觀察發現,田埂維持草生栽培的慣行田區,其生物多樣性高於田埂水泥化的有機田區,且田埂上若長有菊科植物,田區的害蟲數量會明顯減少;另外,農田種植綠籬如馬利筋,其上經常可見瓢蟲、草蛉、食蚜蠅等天敵昆蟲棲息,對於抑制田間害蟲數量均有所助益。因此,花蓮農改場開始營造有益昆蟲棲地,輔導農民於田間種植綠籬作物,並復育繁殖臺灣早期田埂常見的原生野花,如仙草(田草)、馬蘭(田邊菊)、魚腥草等。
 
將這些植物開發成原生野花植生毯種植於田埂上,不但能抑制田埂雜草生長、減緩雨水沖刷,還具有水土保持及調節微氣候功能。當綠籬作物與原生野花植生毯開花時,提供蜜源、誘蝶,並可作為昆蟲棲地,吸引瓢蟲、蜘蛛等益蟲,提高田間生物物種豐富度的同時也抑制害蟲。因此,種植綠籬及原生種野花可說是維持田間生物多樣性的一個快速捷徑,營造有益昆蟲棲所,降低農業資材投入,與美化農村景觀。另外,為減少南瓜受病毒病危害,近年研究發現將覆蓋綠肥植物白花三葉草,種植於南瓜園的畦溝,確實減少蟲媒病毒病害,也兼具生態防治的功效。
 
投入國際組織,整合傳統智識
為推廣生態農業與里山倡議,並與國際接軌,2015年花蓮農改場更偕同林務局、農村發展基金會、國立東華大學及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合辦臺灣第一場結合生態服務型農業與里山倡議的國際研討會,邀請來自德國、紐西蘭、馬來西亞及日本共5位專家講者,共同見證臺灣農業新發展。
 
2016年,花蓮農改場正式成為「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The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IPSI)」的一員,也是臺灣第一個加入的政府部門會員。同年,亦與東華大學、新社部落、復興部落、花蓮縣豐濱鄉新社社區發展協會、水保局花蓮分局、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等單位組成「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森-川-里-海』生態農業倡議核心推動成員工作小組(圖九)」,更邀集所有關心新社、復興部落的單位與專家學者,共組「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台」,討論平台的運作目標、策略、成員、分工合作架構,並利用國際里山倡議的「願景-方法-行動」三摺法架構,以確保多樣化的生態系統服務和價值、整合傳統知識和現代科技、謀求新型態的協同經營體系,期許在新社及Dipit部落族人的步調下自主運作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台,成為其他部落學習之典範。

未來,花蓮農改場持續努力,而改變也持續在發生,2017年以「臺灣東部水稻田農業生物多樣性指標物種研發與推動」案例,獲選編入里山倡議主題案例彙編,並向里山發展機制(SDM)_計畫提案「臺灣無蟄蜂田野調查及溫室授粉先期工作(Taiwan stingless be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greenhouse pollination preliminary work)」,已刊登於107年3月由IPSI出版的2017里山發展機制彙編,讓世界看到臺灣在生態農業上所做的努力,同時辦理生態農業國際工作坊,來吸取外界的知能、提升自我的能力。今(2018)年,花蓮農改場聽見宜蘭在地民眾的需求,再度與其他單位共同合作搭建宜蘭縣頭城鎮更新里「里山倡議」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臺,利用里山倡議的方法協同經營,期許里山倡議串起頭城鎮更新里休閒農業與觀光漁業,實現農漁村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永續農村願景而努力。
 

結語


從20幾年前種下有機農業這顆種子開始,花蓮農改場讓有機在宜花一路發芽、生根、長葉、成長、茁壯,進而朝向生態農業、里山倡議。未來,花蓮農改場將持續努力,以臺灣宜花地區為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的出發點,實踐農業之生產、生活與生態三生功能之永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