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03-012019新型冠狀病毒最前線 603 期

Author 作者 李依庭/本刊主編。
去(2019)年底在中國武漢市爆發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至今已在全球擴散,造成數萬人遭感染,數千人因而死亡。如同2002 年於中國廣東爆發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一樣,現在街上人們各個戴上口罩,深怕遭到飛來橫「沫」感染。

儘管人心惶惶,不過面對全新且未知的威脅,醫生如何診斷並治療?科學家又如何在短時間內找到對付全新疾病的方法?而人們又應該如何防範與因應?又需具備哪些知識才能讓病毒的傷害降到最低?

如何確定自己是否受感染?臨床上如何確診?

面對疑似感染病例,會採集相關樣本,包括呼吸道檢體、血清和糞便等,並進行相關檢測。檢測方式主要是將檢體中的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 RNA)利用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RT-PCR)反轉錄成核酸序列(DNA)片段進行大量複製,確認體內是否帶有SARS-CoV-2 病毒。

除了透過RT-PCR 確診,在臨床上若有疑似病例也可以結合流行病學接觸史和臨床特點綜合分析。

確診之後,會有哪些臨床表現?

發病後除了會有如發燒、乾咳、喉嚨痛或肌肉痠痛等非專一性的症狀外,也有可能會引發輕度肺炎、嚴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敗血症或敗血性休克。
 
COVID-19 小檔案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又稱武漢肺炎,是於中國武漢市爆發的一種下呼吸道傳染病。由於先前未定名,所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NCP)和2019-nCoV 急性呼吸疾病(2019-nCoV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都是指此疾病。

今(2020)年2月,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正式將病毒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SARS-CoV-2),突顯它與2003年所爆發的SARS-CoV 冠狀病毒的相似性和關聯性。而SARS-CoV-2病毒所引發的疾病則被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患者主要是受到SARS-CoV-2 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所感染,發病後會有包括發燒、四肢乏力、乾咳等症狀。傳染途徑目前臨床上所觀察是可以人傳人,傳染源主要為遭SARS-CoV-2 病毒感染的患者,但無症狀感染者也可以成為感染源,並經由呼吸道飛沫、接觸等途徑傳播。

RT-PCR
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是分子生物技術中由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所衍伸出的一種應用,透過將RNA 鏈反轉錄(reverse transcription, RT)成爲互補DNA(complementary DNA,〔註一〕),再以此爲模板透過PCR 進行DNA 的大量複製。

由於SARS-CoV-2 病毒屬於RNA 病毒,一般的PCR 則是針對DNA 進行放大,因此透過RT-PCR 先將RNA 反轉錄成DNA,就能進行PCR 將片段放大。

……【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