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8-12-01澳學者以金屬製作電晶體 可提高產能並降低生產成本 444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本刊訊】根據莫爾定律(Moore's law),積體電路上每單位面積可容納的矽電晶體(silicon transistors)約隔2年成長1倍;不過由於物理上的限制,此預測說法恐將撐不過2025年。日前,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研究團隊於《奈米通訊》(Nano Letters)期刊發布最新的開發概念──金屬基電子場致發射(field emission)氣道電晶體(air channel transistor, ACT),未來20年莫爾定律將可望被維持住。
 
ACT裝置免除了半導體的裝設,並以2片朝內的對稱金屬「源極(source)」與「汲極(drain)」取代;中間以氣溝(air gap)分離,底部金屬閘門則用以調整電場發射。其中,寬不過35奈米的氣溝設計小於電子的平均自由徑(mean-free path),使電子能在室溫下自由穿梭且不會發生散射(scatter)。研究第一作者尼藍塔(Shruti Nirantar)表示,與傳統需採用批次矽元件(silicon bulk)的電晶體不同,此裝置利用基材(substrate)「從腳到頭」製作,如此便能在理想的氣道下建立完整的3D電晶體網路;這意味著電路中的電晶體無須再追求微型化(miniaturization),反而要聚焦在緊密的3D結構上,盡可能讓單位體積內的電晶體數量最大化。
 
除了作為半導體的替代品,以金屬與氣道設計的裝置還有什麼好處?尼藍塔解釋,由於僅需設置射極(emitter)與集極(collector)並限定氣道空隙,且可免去摻雜(doping)、熱處理、氧化和形成矽化物等步驟,製程不但沒有傳統電晶體來的繁瑣,還可以大幅減少生產成本。另一個好處是,若基材可利用下閘極(bottom-gate)電場有效調節源極到集極的發射電流,便可在任何介電質(silicide formation,可被電極化的絕緣體)上製作ACT裝置,這意味著無論是在超薄玻璃、塑料還是彈性體上,ACT裝置皆可被靈活運用,對可穿戴技術的發展也有相當助益。此外,以ACT置換電路中的固態通道電晶體,可使電極間的電子流動與在空氣裡一樣,且輻射並不會改變通道的特性,讓這個裝置在具極端的輻射環境裡也相當適用。
 
當該構想被證明可行後,研究人員以不同的源∕汲極配置及材料進行測試,以強化裝置的穩定性,提升元件的效能。其後,研究員使用金與鉑,並利用電子束微影(electron-beam lithography)與薄膜沉積(thin-film deposition)技術打造ACT的原型。一切看起來相當順利,然而尼藍塔表示,電極金屬尖端因電場集中而被熔化,使得發射效率受到影響;目前仍在研究如何提升集極效能、減少射極壓力,預計可在2年後找到解決方法。
 
理論上,ACT擁有比目前半導體元件高1萬倍的工作速度,而尼藍塔也表示,若有製造的設施與經費支持,商業級的場致發射ACT將有可能於未來10年內問世。
 
新聞來源
Shruti Nirantar et al., Metal–Air Transistors: Semiconductor-Free Field-Emission Air-Channel Nanoelectronics, Nano Letters,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