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20-02-01讓專業的來 動物系總編輯教你如何捉老鼠 602 期

Author 作者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今(2020)年歲次子鼠,雖然吉祥話裡都說鼠來寶,但筆者想應該很少人能忍受在家與鼠共眠。萬一,在讀者家裡不幸住著這些「神奇寶貝」,要如何有效率地把牠們一一捕獲呢?筆者雖不能稱為鼠類專家,但從大學起的研究生活大多跟鼠輩們為伍,所以,現在就藉由這期主題,延伸分享多年來的捕鼠經驗與看法。
 

保守與機會主義的混合體

筆者大學時期就曾經跟著生態領域的學長姐到野外捉老鼠, 並且透過無線電追蹤技術(是的,就是像大家常常在動物星球頻道中看到的、帶著大天線追蹤動物的那種)進行鼠類活動相關研究,所以對老鼠有些粗淺的了解。

基本上,老鼠是個活動範圍固定的物種,在環境適當的狀況下就會常住下來,甚至一輩子也不會離開太遠。 話雖如此,但老鼠的遷徙能力也是相當強,像是爬水管、 走電線等,基本上都是小菜一碟。筆者曾經見過老鼠像是攀岩家一般,徒手(腳?)攀爬碎石鋪設的建築物外牆,相當的靈活。所以,一旦家中住了一隻老鼠,或許牠就會一直賴著不走喔。

 
一般來說,在大家的印象中都覺得老鼠是個狡猾的傢伙, 但筆者覺得其實老鼠只是多疑而已,在行為上相當的保守, 正因為如此,一旦摸透牠的習性,便能手到擒來。例如在實驗室中,如果想要替老鼠進行腹腔注射,正確的作法是先抓住老鼠尾巴將其提起,然後放在籠子上面,這時的小鼠因為想逃,會拼命的延長自己的身體,趁這個機會便用手捉住牠的頸背,順手一翻,老鼠就只能任你擺佈了。

多數老鼠都有固定的行為模式,在環境中會依循著熟悉的路徑移動,所以想要順利捉到家中的「神奇寶貝」,漫無目的搜捕不會是個好策略。大張旗鼓往往會迫使牠們改變既定的模式,反而會增加判斷既有活動路徑的困難。所以,筆者認為最佳的策略在於不動聲色的設下陷阱,便能有效率的捕獲。


超聲波驅鼠器有效嗎?

幾年前坊間流行一種超聲波的驅鼠器,筆者任職的學校辦公室也買了一個。基於科學家的好奇心,筆者帶著這個小機器到動物房去測試。有效嗎?……【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