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02-01神出鬼沒的潛行者─臺灣野生老鼠 602 期

Author 作者 張仕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說起老鼠,普羅大眾會注意到的可能是住家或市場中的「大老鼠」、「小老鼠」,實驗室的「大白鼠」、「小白鼠」,農田裡的「田鼠」或寵物店的「黃金鼠」等。但你以為這就是臺灣老鼠的全貌嗎?鼠年流轉再臨,現在就應景一下,溫故知新「鼠」,看看臺灣有哪些老鼠鄰居。且讓我們上高山、下平地、穿農田、入人家,逛一逛老鼠大樂園,探尋「鼠」於臺灣的故事。

首先,來趟郊山健行好了。

山中森林的老鼠們不論是臺北的陽明山、彰化的八卦山或高雄的壽山,這些低海拔山區的闊葉樹林中,住著一種臺灣特有的老鼠──刺鼠 (Niviventer coninga,圖一)。牠是臺灣才有的特有種,能上下自如的爬樹,有一根很長、在樹上能有助平衡的尾巴。在1500 公尺以下的森林中,刺鼠是老鼠中絕對優勢的物種,其他老鼠則鮮少出現。特別的是,刺鼠全身長著別種老鼠沒有的「刺」,逆
著摸就會知道牠為何被稱為刺鼠。不過,這身刺毛無法保護牠不被天敵獵捕,大蛇會由刺鼠頭部先吞、順著毛入口,因為刺毛只有在逆著吞時才會卡住。

 

圖一:跑進山屋吃婚飛白蟻的刺鼠。(張仕緯攝影)

刺鼠有另一別名──國姓鼠,就是「國姓爺」鄭成功的「國姓」。刺鼠學名中的種小名coninga 原本應該寫作 coxinga,但命名者郇和(Robert Swinhoe)一開始拼錯,後來又未及時更正,以至於依照國際動物分類命名法規得將錯就錯,所以現在學名為coninga。 coxinga取名自「國姓爺」,不過郇和並非是要紀念鄭成功,而是認為刺鼠像鄭軍兵眾一樣,是從中國大陸遷來臺灣的後來者,晚於更早來的野生動物與原住民族,不過這個見解可能並不正確。

刺鼠的肚子是乳白色,另有一物種高山白腹鼠(Niviventer culturatus,圖二)的腹部也很白,與刺鼠為同屬近親,是森林中的爬樹高手,也是臺灣特有種。海拔2000 公尺大約是這兩物種的分界線,高山白腹鼠分布最高可達3000多公尺的森林區。兩者外觀近似,但高山白腹鼠的體毛相當柔軟,沒有明顯刺毛。牠與人們最容易相遇在登山小屋,食物、廚餘吸引這些爬樹高手,夜半爬繩、攀架或跑跳,騷擾了不少登山客的清夢。

 

圖二 : 擅長爬樹的高山白腹鼠 。( 張仕緯攝影 )
 
高山森林中還有一種常見老鼠──森鼠(Apodemus semotus),雖然爬樹功力不如前兩種,但因為體型小,能適應更多樣的環境,草生地裡數量也很多。在一些伐木、火燒後的棲地,牠也是最早遷入的鼠類移民,更是登山小屋的常客,是中高海拔森林中主要的老鼠物種,於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 山區就有機會見到。……【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