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18-12-01讀《我愛科學》 588 期

Author 作者 劉廣定/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曾任《科月》編委,第一篇文載於第3卷第10期。
《科學月刊》(以下簡稱《科月》)在美國創刊時期的一位發起人賴昭正,當時在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主修量子化學,獲得博士後,返臺在新竹清華大學化學系任教9年後,又赴美工作及創業。在臺期間曾參與《科月》編輯事務,也撰寫不少文章,即使再度赴美,仍筆耕不輟。去(2017)年他將自1970年1月《科月》的創刊號 至2017年6月,48年間所寫、曾刊載於《科月》、《科技報導》及其他刊物中的科普文章,結集成《我愛科學》一書(圖一),2017 年12月由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本書目錄及正文共397頁,另有3頁未編頁碼的自序。內容分為教育與評論,17篇;科學家小史,8篇;物理哲學,5篇;科學小史,8篇;物理與化學,11 篇;熱力學與能源應用,11篇;日常生活中的數學,12篇;日常生活中的物理與化學,10篇; 大家談科學,14篇;科學家小軼事,27篇;長短文共123篇(最長11頁、最短不足4行)。 其中原發表於《科月》有106篇,佔了86.2%。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說:「讀者或許會問:數十多年前的文章現在還適用嗎?」由於文章大多是與數學,物理及化學基礎知識相關的,縱使近年來科學與技術進展快速,其基本原理依然未變。只有弄清楚科學原理,新技術才易發展成功。現舉一些例子來彰顯這本《我愛科學》的價值。

作者在48年前《科月》創刊號裡所寫〈甚麼是半導體?〉(本書148~154 頁),在當時是頗「新」的知識,但因寫得很清楚,深入淺出,除了涉及量子力學的觀念外,高三的理組學生應可看懂其大部份。這篇文章現在仍然極富閱讀價值,因為當前高中物理教科書中並無關於半導體原理的說明。這種課程標準至少對理組的學生而言,令人難以理解,尤其在半導體工業甚為發達的臺灣,不知如何說起。無論如何,這仍是一篇值得讀的好文章。

另一篇是發表於1977年8卷11期的〈有效數字〉(本書252~257 頁),作者敘述當時的寫作動機是因國中數學教科書對「有效數字」之介紹有誤,而一般大學實驗報告的數據表達方式常有疏忽與錯亂。為使讀者容易了解,故不從統計理論或誤差分析著手,只說明表示法、四則運算的規則與其意義。然而,25年後(2002 年),臺灣某些大學的物理教授還有人弄不清楚「有效數字」的正確用法,竟在當年大學聯招的物理試題裡,以8次測量值5次皆為1.28和3次皆為1.27平均成1.276為正確答案的荒唐試題!故於普遍使用電子計算機(包括手機),可能一觸即得八或十幾位數答案的今日,這篇〈有效數字〉尤宜大眾一讀。......【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