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18-12-01毛髮生長的秘密─ 藍光、感光細胞與生理時鐘 588 期

Author 作者 呂紹祁/臺大生命科學系學士、醫學工程學所碩士。陳示國/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隨著時代變遷,人們對於身上的毛髮有不同的審美觀。70 年代,飾演007系列的好萊塢當家男星史恩.康納萊(Sean Connery)與皮爾斯.布洛斯南(Pierce Brosnan)都有經典性感胸毛。然而,近年飾演金鋼狼的當紅男星休傑克曼(Hugh Jackman)全身肌肉的形象,則顯示好萊塢轉向愛好滑順皮膚。對於女性朋友而言,身上各部位的毛髮也是項甜蜜負擔,媒體上常能見到許多資訊,教導大家如何用不同的方式達到除毛效果。所以,令人又愛又恨的毛髮是如何長出來的?有什麼因子會影響毛髮生長呢?在除毛之暇,一同來談談毛囊(hair follicle)的生長。
 

動物的毛髮有生長以及休止期?

毛髮並不是無止盡的一直生長,而是在毛囊的生長週期 (hair cycle)下經歷3個階段:休止期(telogen)、生長期(anagen)和衰退期(catagen),如圖一。每一個階段中,皮膚下的毛囊會受到不一樣的刺激而產生不同反應,影響肉眼所見到的毛髮型態。處在休止期的毛囊,整體結構幾乎處於靜止且位於真皮層(dermis)中,毛囊底部的毛囊球(hair blub)結構消失,使得真皮乳突(dermal papilla)露出,而真皮乳突細胞在此時期排列較為緊密,呈現球狀。當毛囊接收到訊息,開始從休止期進入生長期時,位於毛囊隆突(bulge)的幹細胞開始活化,刺激其下方特定細胞進行細胞分裂,開始向下包覆增大的真皮乳突,形成毛囊球的結構並往下生長。進入生長期後,被包裹於毛囊球中的真皮乳突會刺激周圍細胞進行細胞分裂,接著細胞會接收到不一樣的訊息而開始分化成為毛囊內部的多層結構,如外根鞘(outer root sheath)、內根鞘(inner root sheath)、基質細胞 (matrix cell)、髮幹(hair shaft)等,黑色素也漸漸開始生成,此時毛囊球的位置也會由真皮層漸漸往下生長至皮下組織中,髮幹的長度也同時增長而露出皮膚表層,形成肉眼可見之毛髮。



 
一般而言,人類頭皮上毛囊的生長期長達2~5年,不同部位的毛髮會有不同生長週期,所產生的毛髮也有所不同。到生長期後期,毛囊細胞的增生趨緩,黑色素漸漸停止生成,並開始出現細胞凋亡(apoptosis)現象,準備進入衰退期。衰退期為生長期與休止期之間的短暫過渡期,毛囊細胞凋亡後,毛囊球的結構消失,使真皮乳突露出,毛囊整體結構也開始從皮下組織往真皮層退縮,最後停留在原先毛囊隆突處,而停止生長的髮幹形成棒狀毛髮(club hair)留在毛囊中,等到下一次生長期來臨時被推 擠出表皮,毛囊再次形成毛囊球的結構,開始新的毛囊生長週期。
 

影響毛囊生長的因子

休止期的毛囊若沒有受到適當的活化,則可能無法再進入下一個生長期,導致毛髮遲遲無法生長,發生在頭頂就是所謂的「禿頭」。因此,若可以刺激沉睡於休止期的毛囊進入生長期,將可有效改善毛髮生長狀況。目前已知物理、化學或生物上的刺激,都有機會可刺激毛囊的生長。一般坊間常見有效刺激毛囊生長的產品,如落健、柔沛等,前者有效成分米諾地爾(Minoxidil)原本是作為血管擴張之用途,而後發現可加速毛囊生長週期,使毛囊進入生長期產生髮幹;後者之有效成分為非那斯特萊(Finasteride),其可降低雄性素──二氫睪酮(dihydrotestosterone),能有效改善因雄性素過剩而禿頭的症狀。另外,因為輕微受傷而引起的發炎反應,也可以加速毛囊進入生長期,表示毛囊也可能因某些細胞激素(cytokine)的刺激而影響生長週期。在小鼠實驗當中,若是將局部皮膚施予拔毛(plucking),則可觀察到該區域原本處於休止期的毛囊提早進入下一生長期。若是再更細微觀察小鼠體內的生長因子,可發現處於生長期或休止期的毛囊,其濃度上會有所差異。......【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