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08-01不同文明與世界觀—法國國圖「球體的世界」展覽 596 期

Author 作者 詹育杰/巴黎索邦第一大學美學與文化研究博士。研究「後人類」哲學與永續共生藝術,橫跨行為表演、電影與策展實踐。
「球體的世界」自古就深深根植於每個人的想像當中。對於現代人而言,該如何理解在過去科學革命及征服太空前的時代中,當代人們對於文明與世界的理解與想像?由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BnF)所展開的球體的世界(Le Monde en sphères)展覽猶如一部史詩,時刻提醒人們,體現想像中球形世界的「球體」已存在於人類的文化、藝術及知識當中長達數世紀之久。

是科學,是哲學,是藝術從以地球為中心的封閉球形世界觀想像,到永恆進化中無限宇宙的概念,此展覽是為過去2500年以來科學歷史及宇宙與地球的再現。呈現出數世紀以來的人類文明中,不同文化如何將科學知識的追求與想像聯繫的可能線索。這是一場極為特殊,並向科學家致敬的旅程。展覽當中,從圓圈到橢圓,一個個不同的球體,模擬著尚未揭密、環繞各種神話傳說的宇宙模型。

自古以來人類所理解、設想與想像的地球,是由過去的哲學家兼科學家,像是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柏拉圖(Plato)和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等人,透過運用數學觀察天象週期性運動,所「發明」的球體模型。展覽中,有許多特殊文物和獨一無二的地球儀與天體儀、考古遺跡、硬幣、手寫與印刷手稿、世界地圖、版畫與繪畫、古代天文學書籍及當代藝術作品等。會場總計超過200件驚人的展覽品,皆來自法國國家圖書館的館內收藏及不同的博物館機構,包括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Musèe National d'Art Moderne)、工藝美術博物館(Musèe des Artset Métiers)、龐畢度中心(Centre Georges-Pompidou),著名的凡爾賽宮(Château de Versailles)、羅浮宮(Musèedu Louvre)及特里亞農宮國家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s Châteaux de Versailles et de Trianon)等。

科學知識和人類想像中的世界

展覽也呈現古希臘-拉丁文化中關於球體世界模型的發明,對古希臘詩人海西奧德(Hesiod)和荷馬(Homer)而言,地球是平的並由海洋包圍,此世界的概念誕生於公元前6世紀。基於對天空週期性運動,太陽、月亮、行星與天體運行的觀察,並輔以關於球體特性的數學直覺,與其說是科學「發現」,不如說是「創造」新的宇宙概念,並強加封閉世界的模型。此世界觀由同心球體組成,球體圍繞著本身為球形且不動的地球,帶著與恆星和行星等眾多星體,在地球周圍均勻地轉動。

而在西元2世紀時,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大幅改進此模型概念,並以第一個「地球儀」實體化呈現該模型概念。展覽的策展人納沃羅奇(François Nawrocki)補充:「哲學家和數學家埃拉托斯忒尼(Ératosthène)甚至在公元前3世紀就已確定地球的周長,而更令人驚訝的在於,他的計算在誤差甚至在2~3%之內,並只使用三角法和距離測量。」或許對古代的科學家來說,我們的星球一動不動,且位於宇宙的中心,但毫無疑問是圓球狀的。

在16世紀天文學家哥白尼發起科學革命之前,球形原則是絕對的主導。早在西元前3世紀,各種工具就實現球形的假設。展覽中也展示哲學和科學論文,說明球體的發明。展覽中展出最古老的「天體儀」則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此極為罕見古老的天體模型,也代表希臘製造地球儀的開始。

不同的文明與世界觀之間

展覽旅程的第二部分,則針對阿拉伯的穆斯林世界和基督教西方中世紀時期,球形模型的接收和演變。展覽中展示天文科學在兩文明中都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另外,作為星盤的天球是伊斯蘭土地上使用最廣泛的科學儀器之一。10世紀以降,作為古代知識的繼承者,阿拉伯世界通過波斯天文學家蘇菲(Abdal-Rahmanal-Sufi)等學者的文本開始發展和傳播天文學。而在西方基督教世界,科學復興基本上是從11世紀開始遵循阿拉伯路線。到了15世紀,托勒密地理學的拉丁語翻譯和第一次探索之旅,為球形假設提供新的推動力,並間接實現第一個相對較準確描繪陸地的地球儀。如眾多的中世紀肖像畫所示,都是根據基督教的信仰重新詮釋古代觀念。
 

展覽特別展示13世紀法國詩人高尚(Metz Gossuin)的論文(圖一),內容以圖表和經驗舉證解釋地球的形狀。論文中提到,即使地獄存在於地球的中心,地球仍舊為球形。法國國家圖書館地圖部門的首席策展人霍夫曼(Catherine Hofmann)補充道:「認為在中世紀時期,地球是平坦且漂浮在原始海洋上的地理觀念,可說是一種陳詞濫調。」展覽中,被認為是蒙昧主義盛行的中世紀時期,當時的某些陳述中,的確是有提及地球是平的,但此觀點並未阻止航海家和探險家,特別是距今500年前的麥哲倫(Fernand de Magellan),他是歷史上的第一次環球航行。其旅程可追溯到1536年的「金球(圖二)」,美麗的黃銅雕刻,該旅程正是展覽海報上的地球模型。

 


圖一:高尚論文中世界的形象,為羊皮紙上的上色手稿,18×11.5 平方公分。(LE CATALOGUE BNF ARCHIVES ET MANUS CRITS)

圖二:Nova et integra universi orbis descriptio,被稱為「金球」,約1527年製造。(DÉPARTEMENT DES CARTES ET PLANS)

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世界觀的傳播

由於歐洲的大探索與文藝復興,人們「發現」之前的世界概念是極為簡化的地球模型。偉大的發現之旅和對新世界的探索證實地球的球體概念。地球既是探險者的工具,同時也是新發現的一種手段,作為當時地理發現的見證工具。展覽當中,倍海姆(Martin Behaim)的地球儀反映歐洲人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前普遍的世界觀。而瓦爾德澤米勒(Martin Waldseemüller)的「綠色地球」則是第一個代表「新世界」的地球儀。因此,自麥哲倫的環球探險以來,「全球」的概念不再只是猜測或想像。

而後續越來越多的「地球儀」以手工形式刻在金屬或印刷品上。然而,它們仍然是相當罕見且特別有價值的物品。更被視為是地理學的藝術,加上天文學,奠基在16世紀的重要學科宇宙學(cosmographie)之上的科學。宇宙學家對地球在宇宙當中的理論位置感興趣,同時整合對天空和地球的新觀測。最後,如果旅行和交流有助於擴大視野,他們也成功把自己的知識和球體世界的概念及世界觀,輸出到亞洲等其他大陸,而此展覽也同時展示幾件來自中國的天文科學古文物。

發現,創造,和想像

最後,展覽討論在克卜勒(Johannes Kepler)、笛卡爾(Renè Descartes)和牛頓之後,哥白尼和科學革命的問題。「日心」說、地球圍繞太陽旋轉、萬有引力、新行星和衛星的發現,及布魯諾(Giordano Bruno)、康德(Immanuel Kant)與拉普拉斯(Pierre-Simon marquis de Laplace)等人認為宇宙的無限,違背封閉的重疊球體的宇宙理論。從17世紀開始,第一個「日心」球模型與托勒密(圖三)「地心」模型共存(圖四)。經過幾個世紀的知識進化,才漸漸變換並成為今日熟悉的樣貌。
圖三:源自托勒密的宇宙圖(Cosmographia,內容由安杰勒斯((Jacobus Angelus)翻譯,圖為日耳曼(Niolaus Germanus)於 1490 年繪製,為羊皮紙上的手稿。
(LE CATALOGUE BNF ARCHIVES ET MANUSCRITS)

 

圖四:代表哥白尼系統的黃銅製日心說渾儀,約 1725 年製造。(DÉPARTEMENT DES CARTES ET PLANS)

不同學科的科學家和藝術家,長期以來一直夢想從太空中觀察地球,直到1968年,從月球軌道上的阿波羅8號太空船拍攝的地球出現。自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從太空拍攝的藍色地球圖像已司空見慣,也高度象徵世界的美麗和脆弱。在無垠且不斷延展擴張的宇宙中,地球極為渺小,從古人想像中的宇宙中心,成為微不足道和看似越來越「不安全」的地球家園。

在文化中的象徵意義

球體模型在歐洲的勝利,除了體地球儀的科學形式,並通過社會中大量和廣泛的知識傳播,在藝術中更展現出各式各樣的象徵意義:權力、知識、人類的虛榮及世界的不穩定等。在古畫中,常見皇帝們手上拿著一個地球儀,以及反覆出現的天文學家形象人物,畫中的角色將他的魔杖指向地球,闡述天體對人類命運的影響。另外,又猶如卓別林(Charles Chaplin)的經典電影《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影片中他自己所扮演的希特勒,把玩一個巨大的氣球「地球儀」。

在歷史上,文化藝術中地球模型球體世界的大量出現,在在顯示其強烈的象徵意義。時至今日,特別基於衛星圖像,在手機上就可以操弄GoogleEarth,人們對地球的形象早已熟悉,而新的感知也更能激發藝術家激進的形式演繹和挪用,如本次參展的賈給(Alain Jacquet)和希爾斯霍恩(Thomas Hirschhorn)等當代藝術家持續質疑這個時代的挑戰、地緣政治與環境等人類的生存命題。

結語

在當代藝術語彙與幾世紀前古代哲人科學家對地球及人類居住世界的「科學」敘事想像,代表著強烈的反差,同時又具有高度異曲同工之妙,更加體現地球世界的「球體」現存在於人類的想像、文化、藝術和知識中,已經有數世紀,甚至幾千年的時間。而這些對世界的各式各樣不同想像、世界觀與科學觀,也提醒著人們,人類文明的歷程當中,文化和觀點的多樣性,在堪稱世界末日將臨的地球危機當下,特別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