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01-01你,曾為團隊妥協嗎?社會互動導致的生心理反應 589 期

Author 作者 蘇韋列/高雄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講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精神科兼任職能治療師。

獨處、團體和學習

人類的生活扣除睡眠和獨處,剩下的時間都在與人相處和互動。如果說一生中,睡眠的時間佔最多,那麼第二多的無非是與人互動,除非你是一個離群索居的人。人們從呱呱墜地的嬰兒開始,便需透過嗅覺、觸覺和視覺等感官刺激建立與母親和照顧者的連結,啟動動作控制和口語表達的學習。進入學齡階段後,必須在校園裡和同儕一同在團體的情境下學習;完成學業投入職場後,又需要開啟另一段職場的團體學習歷程。

學齡前的孩子在家人的呵護下,透過觀察和模仿,學會了基本的動作、語言、認知和社會技能。進入小學和中學後進一步學習文字、數學和理解周遭現象所需的基礎科學和人文藝術。進到高中、高職和大學,開始學習更深入專精的知識和技能,為未來投入職場建立需具備的初步態度、知識和技能。

學習除了受到天生稟賦的影響外,個體在所處的社會環境也扮演著頗為關鍵的角色。孔子在《倫語》〈 學而篇〉第一章便提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指學習需要反覆地練習,和同儕分享、切磋和討論,即使在學習的歷程遭遇困境,要傳達給他人的想法未受到認可,也不因此氣餒,反倒需保持一顆學習向上的心。

 

社會環境對學習的影響

早在16 世紀,人們便對社會環境如何影響學習感到興趣,「個體的表現是否因其他人在場而產生改變?」是 經常被提出來探討的問題。1898年,美國印地安那州州立大學心理學家崔普雷特(Norman Triplett)分析美 國自行車競速委員會的紀錄,發現自行車選手經常在團體或雙人競賽時,速度會比自己單獨騎乘快,因而提出了社會促進效應(social facilitation effect)。此效應可以在奧運選手在比賽時,屢屢打破自己先前所締造的紀錄,而得到驗證。

然而,在社會情境中並非總能誘發社會促進效應。1913 年,法國心理學家航奇蒙(Max Ringelmann)進行 的拔河拉繩研究中發現,當他要求一群人一起拉繩子時,他們並不如個別拉繩那麼盡力,隨著拉繩人數遞增,每個人付出的努力卻遞減,1974年英格翰(Alan Ingham)等人重複航奇蒙的實驗也得到相同的結果。此外,在比較個別拍手和集體拍手、個別尖叫和集體尖叫的實驗中也得到類似的結果,尖叫實驗方式為要求每個成員儘可能發出最大的尖叫聲,並記錄每個人個別發出的音量,接著請成員兩兩配對,並儘可能一起發出最大的尖叫聲,記錄下配對後所產生的音量。經過統計分析後發現,兩兩配對所產生的音量僅能達到2人個別音量總和的 66%,當6個人一起尖叫時,此效應更加的明顯,僅能記錄到個別音量總和的音量總和的36%。此一現象與社會促進截然對立,被稱為社會怠惰效應(social loafing effect)。

 

團體動力學的創立

1930年代,勒溫(Kurt Zadek Lewin)倡議團體動力研究,便是將團體如何影響成員表現和團體間差異視為研究焦點的學問。勒溫不但發展了團體動力理論;並運用實驗法來研究團體動力;堅持理論和研究應落實在社會實踐上。目前普遍為教育實踐研究和人類行為研究運用的行動研究法,便是由勒溫所創。

在團體動力學中,舉凡影響團體發展的因素,如團體的基本歷程、合作與競爭、溝通、衝突管理、決策、領導、問題解決、創造力、個別差異、組織文化及虛擬團體等均是團體動力學關注和探討的議題。


團體動力學在團體治療的運用

在臨床治療中,為了符合成本效益並運用人際互動因子,不論在心理治療或職能治療,均嘗試運用以團體的方式來進行治療,尤其在身心內科團體的運用最普遍。過程中,治療師會根據個案的需求,擬定團體治療活動,如針對日常生活功能退化的個案,設計日常生活功能訓練團體。許多慢性精神病患,在生活自理方面,缺乏技巧或為養成習慣,透過團體活動、善用學習原則,可協助個案維持或改善既有功能。其他如金錢管理、交通和通訊能力、社交技巧、求職和工作技巧、健康促進等團體,均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生活獨立性和生活品質。......【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