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20-01-01在事件視界望遠鏡前, 人們怎麼觀測黑洞? 601 期

Author 作者 邵思齊/EASY天文地科小站成員。 前新竹高中天文社社長,現就讀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引言—黑洞影像與 EHT

去(2019)年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計畫發表了一張震撼人心的影像──位於室女座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為了拍攝這張照片,天文學家集合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望遠鏡同步觀測目標,並利用超級電腦將這些資料合併,讓人們能以史上最高的解析度,穿過星際間的層層迷霧,清楚地看到黑洞剪影。

不過,其實早在EHT之前的數十年,人類就已經用過各式各樣的方法,觀測與研究宇宙中的黑洞們了。現在,就帶各位來一探究竟。

黑洞是什麼?

在了解黑洞的觀測前,先簡單回顧一下「黑洞」是什麼?

黑洞是一種密度非常高的天體,因此它的重力場也相當強大,大到連光都逃不出黑洞附近的空間,而區別光能 否脫離的分界線,就稱為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 任何東西進到事件視界內就有如買了張單程機票,一去不復返,使得天文學家無法獲得事件視界內的任何資訊。

如此神秘又特異的天體,當然是天文學家非常感興趣的目標。儘管黑洞是宇宙中質量最大的一群天體,卻因為體積小、又不會發光,很難直接被觀測。

看不見的大傢伙

當黑洞沒有在激烈的「進食」時,幾乎不會放出任何電磁輻射,因此難以用望遠鏡觀察。但是,黑洞就像是宇宙中的其它星體一樣,會在重力的作用下與恆星、白矮星、中子星或另一個黑洞互相繞行。人們雖然看不見黑洞,卻可以觀測到與它互相繞行的星體所發出的電磁波。也就是說,若看到恆星繞著一個看不見的物體運動,那也許,這個看不見的物體就是一顆黑洞。

著名的案例,就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的銀河系中心研究團隊, 他們從1995 年開始,利用凱克天文台(W. M. Keck Observatory,圖一)針對銀河系中心的恆星位置進行了長達20年的觀測,藉由恆星每年的移動計算這些恆星運行的軌道,發現它們都繞行著同一個天體運行,並且進一步算出這個天體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430萬倍、半徑卻只有0.002 光年!擁有如此高密度而不發光的天體, 極有可能就是黑洞(圖一)。

 

圖一:位於美國夏威夷毛納基山的昴星團望遠鏡(Subaru Telescope,圖中左邊建築物)
及凱克天文台(W. M. Keck Observatory,圖中右邊兩顆球狀建築)。(Flickr-Qfshin Taylor Darian, https://flic.kr/p/7A83mW)

黑洞真的黑嗎?

那如果黑洞在「進食」呢?情況將完全改變!

物質在落入黑洞之前,會在黑洞周圍堆積成盤狀繞行黑洞,稱為吸積盤(accretion disk)。在吸積盤上,這些物 質會緩緩地螺旋墜入黑洞,並在過程中相互摩擦、碰撞,將重力位能化成光與熱。
尤其在靠近事件視界的區域,高速旋轉摩擦的物質會產生大量的X射線和其它電磁波。……【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