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20-01-01鼓手的大腦和你想的不一樣 601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有看過樂團表演的人都知道,鼓手在演出時,雙手及雙腳擊鼓時的節奏與速度各有差異。對於一般人而言,雙手拍打的節奏相同或許沒有問題,但當左右手需各自打在不同的節奏,甚至加入雙腳打節拍時,可能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為了找出專業鼓手與一般民眾的差異,德國波鴻魯爾大學(Ruhr-Universität Bochum)的研究團隊,透過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掃描受試者的大腦,發現專業鼓手大腦中某些部份確實與一般人不同。

在過去,科學家已知長期演奏樂器將會改變人腦的神經傳遞,但對於打鼓卻沒有更深入的研究。因此,研究團隊對20名演奏經驗超過17年,並每週練習超過10小時的專業鼓手與一般民眾進行對比實驗。透過磁振造影掃描大腦發現,專業鼓手大腦中的胼胝體 (corpus callosum)前側與一般人有明顯差異。而分析數據也顯示鼓手連結兩側大腦的神經纖維數量雖少但較為厚實,代表左右腦的訊息交換速度更快,且神經纖維越厚實,鼓手的表現越好。

實驗結果顯示,專業鼓手的大腦有更高效率的神經傳導能力,在面對不同節奏轉換時,四肢的反應依舊游刃有餘。因此下次在看表演時,不妨給予隱身在其他樂手後方的鼓手更多掌聲與喝采吧!

Lara Schlaffke et al., Boom Chack Boom—A multimethod investigation of motor inhibition in professional drummers, Brain and Behavior,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