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12-20臺灣也看得見星光 黑洞現形記:半年後再次沸騰的黑洞研究 456 期

Author 作者 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因碩士論文開啟了中研院天文所研究計畫追蹤之旅,嘗試以「臺灣也看得見星光」系列連載與讀者分享臺灣的天文學發展。
今(2019)年4月黑洞第一張照片發表後,席捲全球報章媒體的頭條、焦點新聞,在社群媒體上也成為各界轉發的焦點。即便已經過了大半年,10月底臺灣中央研究院一年一度院區開放參觀活動 (Open House),策畫「黑洞」相關演講與主題特展,仍造成大轟動。

當天一早10:30開始的主題演講「前所未見—黑洞現形記」,9:30開放進場前就已經大排長龍,就連加開的同步直播演講廳都湧入大批民眾。一整天黑洞特展的人潮也不曾間斷,「黑洞」主題對於民眾的吸引力由此可見一斑。

筆者雖未擠入「黑洞現形記」演講主現場,但同步收看了直播,另外也觀看了其中一位講者陳明堂博士在此之後的校園演講,試著從兩個演講中擷取臺灣黑洞團隊近期演講的重點分享給讀者。

 

中研院天文所研究員陳明堂於北一女校園中的開放演講「黑洞現形記」,有許多來自外校的師生參與。(北 一女林郁梅老師提供)

人類探索黑洞的歷程

現代的黑洞概念來自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但科學家真正開始研究黑洞,起於1960年代。中研院天文所研究員陳明堂提到,當時天體形成的理論出現,又發現遙遠且能發出強烈訊號的「類星體」和「脈衝星」。在仔細研究後,科學家發現類星體不但是遙遠的星系,推測它的中心還有個超大質量的黑洞正在吞噬物質,才會有這麼強大能量釋放出來。

儘管如此,黑洞依然是個神祕到不行的存在,因為仍沒有直接的證據,能證實它真的存在。直到近10~20年黑洞研究才開始突飛猛進,如雷射干涉儀重力波天文台 (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LIGO)在2015年9月和12月兩度「聽見」黑洞。這什麼意思?LIGO團隊偵測到兩個黑洞合併時所產生的重力波,短暫且微弱,但它所代表的意義卻有助於打開人類對黑洞的好奇。

接著,從1995年起就有一群科學家透過夏威夷的凱克望遠鏡(Keck telescope)和智利的甚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 VLT),對準銀河系中心人馬座A* (Sagittarius A*)做觀測,記錄著可能離我們最近的超大質量黑洞。當時團隊觀測的並非黑洞本身,而是該區星體的移動, 經過20年的追蹤,他們發現有些星體在繞行過程突然急速轉彎,陳明堂表示這發現代表該區的黑洞,差點將星體吞食進去,但最終只是改變了運行方向。

然而,即便有不少間接證據證實了黑洞的存在,但「沒看到」始終是個問題。


看見黑洞的困難


黑洞真的很小。在演講中陳明堂這麼比喻黑洞的大小:一顆恆星依照它的大小,在死亡時由小到大會變成白矮星、中子星 和黑洞,小於5個太陽質量的恆星變成的白矮星,大約只有地球一樣大;較大質量的恆星在經歷超新星爆炸後會變成中子星,大約是臺北市的大小;或變成黑洞,可能只有臺北市大安區這麼大。

對於天文觀測來說,人眼可視的滿月, 在觀測時所佔據的角度約為0.5度;雙筒望遠鏡可看到的木星,約為1角分;距離40 公尺的人的頭髮,大約1角秒;而兩個最主要觀測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或是室女座M87,都只有幾十個微角秒,就大概是看一顆放在月球表面的棒球。

要觀測黑洞勢必得依靠無線電波望遠鏡,但即便是最強大的無線電波望遠鏡陣列,甚大望遠鏡或是阿塔卡馬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 ALMA)都只能看到萬分之一角秒。


事件視界望遠鏡


今年「看到」黑洞的幕後功臣為「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它並非單一個望遠鏡,而是由位於全球各地多個毫米波/次毫米波望遠鏡所構成。這個概念是建造一個跟地球一樣大的望遠鏡,透過串聯各地的電波望遠鏡,達到等同地球般大望遠鏡的解析度,藉此看到極小、極遠的黑洞。

這個概念在10年前就已經在天文界萌芽,此時中研院天文所的團隊已經敏銳地感受到,黑洞即將現形,在演講中提到 「已經不是how(怎麼看到黑洞),而是 when(何時看到黑洞)。」也因此積極布局,以「要當主角就要有貢獻」為目標, 盡快讓臺灣團隊加入EHT。


格陵蘭望遠鏡的誕生


其實中研院的團隊早已在EHT中。 全球第一組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SubMillimeter Array, SMA),八座天線中有兩座Made in Taiwan。而前面提到的ALMA, 臺灣團隊也參與其中,成為三大整合中心之一,著力許多。然而,在這些計畫中臺灣團隊始終不是主角。

在參與ALMA陣列的過程,有個機會讓中研院天文所團隊執行一個很瘋狂的計畫,這也讓他們一躍而成EHT重要的合作夥伴。原來,在製作ALMA的66座天線前,團隊曾試著製作了一台原型機,然而正式使用的天線製作完成後,這個原型機便沒有功用擺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後來由中研院天文所團隊取得原型機的使用權,他們將原型機從酷熱沙漠搬到冰天雪地的格陵蘭圖勒海軍基地,給了原型機一個新的生命,成為格陵蘭望遠鏡(Greenland telescope, GLT)。

陳明堂表示,在最初,EHT主要的望遠鏡都擺在南半球,因此以觀測南天的人馬座A*為目標;然而在格陵蘭望遠鏡加入後,EHT就能更清晰觀測M87黑洞。

今(2019)年EHT研究團隊獲得基礎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其中347 位得獎者中,有53位是中研院格陵蘭望遠鏡團隊的同仁。另外也獲得了美國國科會鑽石獎,以及臺灣中技社六十周年科學暨技術貢獻獎等肯定。


陳明堂分析格陵蘭團隊雖較晚加入EHT 計畫,但仍獲EHT組織成員肯定的原因, 來自於格陵蘭望遠鏡的獨特位置,能夠與美洲和歐洲望遠鏡連線觀測,增加觀測解析度;另外也因為格陵蘭望遠鏡已領先其他EHT團隊的望遠鏡,安裝能接收更高頻率訊號的接收機,成為更強大的觀測利器。

未來,GLT預計將從圖勒基地搬遷到海拔3200公尺的峰頂基地,以達到更好的解析度。

 

真正看到黑洞


中研院天文所元老之一的賀曾樸博士,為此次臺灣黑洞團隊的領導者,他在描述EHT分析出來的這張黑洞的照片時說: 「It’s Black and looks like a Hole.」來形容黑洞(black hole)照片幾乎如實呈現科學家之前的預測,中心黑漆漆,外圍有一圈光。

只不過,這外圍的光線並非均勻,而是部分較亮,部分較暗。這顯示了黑洞正在旋轉,直接打入黑洞的光線會被吸收,因此我們看到是黑色;而打到黑洞邊緣但沒有逃離的光,會圍繞著黑洞周圍旋轉,這個過程中有些光線會逃出黑洞,順著自轉方向逃離的光受到增強,因而較亮,逆向的光則被抵銷,掉入黑洞中,因此較暗。

EHT團隊在今年4月全球新聞發布會上, 公布的是他們於前(2017)年4月進行為期 10天的全球連線觀測結果,這次同時觀測了人馬座A*和M87兩個黑洞,因此在記者會上公布的為M87黑洞的照片。而GLT為 去(2018)年加入EHT觀測,相關數據也正在分析中,等待團隊進一步公布。


延伸閱讀
1. 趙軒翎,〈我把望遠鏡放在格陵蘭了!臺灣天文學家的極地冒險〉,第447期,2019年3月15日。
2. 趙軒翎,〈看見黑洞! 從巨量資料「淘金」的影像成像之術〉,第449期,2019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