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11-29中國生理學之父林可勝於生理學的研究成就 600 期

Author 作者 潘震澤/臺大動物系學、碩士,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生理系博士,前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教授,目前定居美國。

林可勝是北京(平)協和醫學院的第二任生理系主任,也是協和第二位華人系主任及第一位華人正教授。他於 1926 年帶頭發起成立中國 生理學會,擔任首任會長; 並於次(1927)年創辦《中國生理學雜誌》(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 擔任主編一職。因此,他被後人尊稱為「中國生理學之父」,其來有自。

林可勝是新加坡華僑,從小學到研究所的教育都在英國蘇格蘭完成:他畢業於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取得醫學學士與外科學士學位(M.B. Ch.B.)。但他沒有走臨床醫生的康莊大道,而是進入生理系擔任講師,並攻讀博士學位。他在四年間,分別取得哲學博士與科學博士兩個最高學位。

從林可勝發表的論文來看,他早期的研究多元,從濱蟹 (shore crab)的呼吸機制、腎上腺素對肺循環的影響到 甲狀腺對蝌蚪組織及兔子骨髓的影響皆有研究。此外,他還發表過一篇組織染色法的文章,並以此法在貓胃裡發現 一種長度只有4~8微米(μm)螺旋菌。

這是個有趣的發現,因為傳統認定胃裡有強酸分泌,應該是無菌的;然而從19世紀後葉起,就陸續有人在動物及人的胃中發現細菌蹤影,但都無人當真。直到1980年代,才因澳洲病理學家華倫(Robin Warren)與馬歇爾 (Barry Marshall)的研究,不但鑑定出幽門螺旋桿菌 (Helicobacter pylori)這種廣泛分布於胃裡的細菌,並證實該菌與胃、十二指腸潰瘍的成因有關,而展開抗生素治療的新葉。華倫與馬歇爾也因此發現獲頒2005年諾貝爾生醫獎。雖然林的發現比他們早了一甲子以上,只不過他沒有繼續這方面的研究,這篇報告也湮沒無聞,不見提及。


林在修讀博士學位期間鑽研最深且成果豐碩的是有關胃黏膜及胃液分泌控制的研究;1922~1924 年,他一共發表12 篇論文,當中應用組織學、手術方法學、生理、生化及藥理等各學門的研究方法,也為他後來的研究生涯奠定堅實基礎。

消化生理學中的胃分泌研究

在介紹他的研究之前,有必要對當時消化生理學的現況做一簡介。在諸多生理系統中,消化系統算是相對簡單、也較容易研究的系統。從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幾本生理學教科書中就可看到百年前對消化管腺解剖與功能的了解,除了分子細節的差異外,其餘與今日幾無差別。

當時最受矚目的問題,是消化液的分泌控制機制。之前,以俄國生理學家巴夫洛夫(Ivan Pavlov)為主導的想法, 認為消化管腺只接受自主神經的控制。然而1902 年,英國生理學家貝利斯(William Bayliss)與史達靈(Ernest Starling)發現,小腸前段在酸性刺激下,會分泌物質進入血液,隨循環來到胰臟,刺激分泌富含鹼性的胰液進入小腸,中和胃酸,並將此物質取名為胰泌素(secretin)。 三年後,史達靈在系列演講中首度使用激素(hormone)一詞,來形容由某器官製造、分泌,經血液循環輸送,作用於其他器官或組織的化學信使,內分泌學也因此正式問世。

在胰泌素問世的前八年,已有第一個激素的發現:是由林可勝的指導教授薛佛(Edward Albert Schafer)與開 業醫生奧利佛(George Oliver)從腎上腺中分離出的腎上腺素(epinephrine∕adrenaline)。1916 年,薛佛將系列演講稿匯集成《內分泌器官》(The Endocrine Organs)一書(應該是最早的一本內分泌學專書), 並在書中提出抑素(chalone)一詞,與激素相對,來代表具有抑制性的化學信使。雖然抑素一詞如今已無人使用,但與林可勝留名於世卻關係密切。……【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