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7-07-01屍情話意─那些死亡告訴我們的事 571 期

Author 作者 林德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死亡」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由於科技的進步,各式工具的發明,加上各種社群平台的推波助瀾,使得生物物種的調查門檻得以降低,讓大部份人都能參與,近10年來各式各樣的公民科學計劃在全球各地大量崛起。其中最常見也是最為普及的公民科學計劃類型,大多是生物多樣性相關的公民科學調查,也就是物種出現時間與出現地點的調查。例如歷史悠久、參與人眾多且遍及全球的耶誕節鳥類調查(Christmas Bird Count, CBC)和eBird。這類調查的目的,都是希望藉由每年相同的調查方式,來估算和監控生物的族群現況,了解其分佈位置及族群量在時間上的變化,長期累積下來就能知道某種生物究竟是否面臨生存威脅,或是穩定與人共存。當資料顯示物種族群量呈現長期下降趨勢時,科學家們抽絲撥繭、深入研究,尋找導致族群量下降的主因,究竟是物種的出生率受影響,亦或是死亡率升高。

因為物種族群量的變動,基本上可以簡單視為物種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淨差額,當出生率大於死亡率時,族群會呈現正成長,反之則是族群量下降,也就是說物種分佈與數量普查的結果,是物種出生率和死亡率交互影響下的變動現象(圖一)。


 
影響物種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因子很多,不容易一一釐清。然而可以知道的是隨著族群量成長,物種的出生率也會跟著快速上升,但由於環境的承載量是有限度的,最終將因此限制了出生率的成長速度,而逐漸趨緩穩定,但隨著族群量成長而同時增加的,還有死亡率,所不同的是死亡率的上升沒有極限,而且動物的死亡率有可能因任何原因,例如某種致死率很高的疾病、天災甚至於各式各樣的人禍(農藥、過度獵殺、棲地破壞等), 瞬間飆升至無限高,甚至於導致物種滅亡。換句話說,死亡率的研究和監測非常重要,其代表的是物種所面臨的立即狀況,了解了物種的死亡率和原因,才能適時找出物種免於立即滅亡的可能之道。
 

「找死」的公民科學家

話雖如此,「死亡」卻是大部份人的禁忌,想要以「死」為議題尋找有志之士加入調查與研究行列,用傳統方式招募的成效極其有限。為此,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研究團隊於5年前搭上流行熱潮,以一個異於常態、非常規方式推動這個「找死」的公民科學計劃,也就是透過時下最熱門的臉書社群做為平台(四處爬爬走— 路殺社,https://www.facebook.com/ groups/roadkilled/),憑藉臉書的高連結性、話題性和便利性,逐一串起所有關注此議題的群眾,離開座位和電腦,上路找「死」,再以智慧型手機拍照、打卡和上傳的方式,記錄野生動物的死亡事件。造成動物死亡的原因,並不是只有車禍導致的「路殺 (roadkill)」 一種死因而已,那為什麼特生中心的研究團隊要推動尋找和記錄「路殺」的事件,而不是鼓勵大家到森林或山區尋找與記錄動物的死亡事件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道路空曠且容易到達,如果有動物死亡在路上或路邊,是相對容易被發現的,但如果是尋找森林或深山中死亡的野生動物,那可就真的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遮蔽物太多,很難被眼睛發現,而且也難以到達。造訪次數低,被發現的機率也就相對低許多,太難和太高的參與門檻,都會抑制公民科學家的參與率,最終也將影響成效。因此為打破傳統對死的忌諱,研究團隊以「路殺」記錄為出發點,讓參與者先從關懷自身週邊開始,經由簡單記錄的方式,累積經驗來了解哪些路段、什麼季節、何種野生動物最容易被車子撞擊或輾壓死亡。


 
有了對問題的基本了解,就能再往下一步尋找可行的解決方式,落實親身參與改善工作,成為一個身體力行的公民科學家。
 

那些「死亡」教會我們的事

有些人一開始也許只是好奇或覺得有趣,怎麼會有科學研究是記載和探討野生動物的「死亡筆記本」,卻在透過簡單的拍照、打卡和上傳分享後,觸動並開啟心中那一扇求知大門,開始不停的詢問:這隻是什麼動物?如何辨識?為什麼死亡在這裡?……【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