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05-01氣喘治療藥物再進化 侵入性低且效果更全面 449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本刊訊】氣喘為一慢性發炎疾病,成人與孩童都可能罹病,雖能透過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緩解症狀,但近年有越來越多患者都對其產生抗藥性。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張雅貞助研究員團隊,日前找到治療此疾病可能的替代方案,並於《過敏和臨床免疫學雜誌》(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發表研究。
 
過去多認為,氣喘是由T細胞所引起的免疫失衡,其所誘發的氣喘反應具有特定過敏原,為抑制T細胞活化增生,現行多以類固醇吸入劑做介入。然而,抗藥性的產生迫使人們必須尋求其他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在此之前,得先找到掌控該疾病的關鍵。研究指出,第二型先天免疫細胞(group 2 innate lymphoid cell, ILC2)可能與氣喘的惡化有關,其於免疫系統中作用時會被塵蹣、黴菌誘發活化並傳遞氣喘發炎反應訊息,進而造成氣管收縮、黏液分泌亢進等症狀。
 
研究發現,ILC2所引發的呼吸道過度反應(airway hyperreactivity, AHR)及肺部發炎可被類鐸受體9(TLR9)的配體──CpG抑制,自此,氣喘治療出現嶄新的方向。配體(ligand)與受體(receptor)的結合是一種分子識別過程,作為細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受體可識別和選擇性地與某些物質發生結合反應,產生相應的生物效應;而配體這個信號物質,除了與受體結合外,本身並無其他功能。意即,類鐸受體9受其配體CpG刺激後會相互結合,成為氣喘免疫調控裡的重要信號。
 
過程中,團隊以吸入劑型投藥∕鼻腔給藥(intranasal route)進行老鼠實驗,將帶有免疫調控微粒(microparticle)──MIS416的CpG遞送至肺部,使其抑制ILC2細胞傳遞發炎反應訊息;該微粒源於痤瘡丙酸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即是大家所熟悉的青春痘菌。結果發現,局部施放CpG會使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分泌α型干擾素(IFN-α),促使自然殺手細胞(NK cells)製造γ型干擾素(IFN-γ),直接控制ILC2的增生,氣喘的另類療法油然而生。
 
該方法侵入性低,治療效果也比皮質類固醇好,除了可抑制ILC2細胞所導致的氣喘症狀,對T細胞引發的氣喘症狀也有效。更重要的是,該微粒經證實能被生物降解,且在人體內的耐受度及安全性相當良好,不僅解決皮質類固醇藥物的抗藥性問題,也可望降低治療所帶來的潛在危害。
 
新聞來源
Christina Li-Ping Thio et al., Toll-like receptor 9–dependent interferon production prevents group 2 innate lymphoid cell–driven airway hyperreactivity,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