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09-1880年前,臺北正萌芽的教育型天文台 453 期

Author 作者 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
說到臺北的天文台,你或許會想到士林基河路上的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然而回溯歷史,臺北第一座開放民眾參觀的天文台,其實在西門附近、坐落於延平南路上,就在現在的中山堂南側的屋頂上。
 
重回中山堂南側,已看不到當時加蓋在頂樓的天文台圓頂,建築外通往頂樓的樓梯也拆除了,留下的是圍牆上一處填補的痕跡,是當年樓梯口的鐵門所在的位置。如果不說,可能已經鮮少人知道距今80年前,1939年5月1日,臺北公會堂天文台在這個位置正式啟用。
 
1920年代,在昭和年代日本知識份子的影響下,報章上開始出現介紹天文知識的欄位,業餘天文愛好者的人數也逐漸增加。1926年成立天文同好會臺灣支部之後,業餘天文界也扮演起天文科學知識傳播的角色,在各地舉辦講座與活動,吹起一股天文風潮。
 
然而,天文觀測總是需要儀器支援,光是靠雙眼能看到的有限。早期天文望遠鏡取得十分不容易,因為主要依賴歐洲國家進口,稀少且價格不斐。直到昭和年代前後,日本五藤光學的技術成熟,開始能自己生產天文望遠鏡,也讓臺灣業餘天文愛好者更容易取得較便宜的天文望遠鏡。
 
1938年臺灣日日新報社創社40周年時,捐贈了一架4000圓(相當於2002年80萬新台幣)的天文望遠鏡,給等同現在臺北市政府的臺北市役所。這架天文望遠鏡就是由五藤光學製作,是一架4吋口徑的折射式望遠鏡。臺北市役所評估後決定天文望遠鏡安置在臺北公會堂南側頂樓,這是一個提供民間文化活動的空間,才剛於1936年完工。為了要讓天文望遠鏡有空間安置,臺北市役所也協助建造了天文台的圓頂,因此臺北公會堂天文台真正完工啟用的時間就到了1939年。到1945年臺灣光復後,臺北公會堂天文台就改名為中山堂天文台。
 
中山堂天文台從建立以來,陪臺灣經歷幾次重要的天文盛事。1954年7月,火星大接近地球的新聞造成一陣轟動,許多人擠到中山堂天文台希望能一飽眼福。然而中山堂天文台空間窄小,實在無法負荷,使得排隊的人潮排到一旁的中華路上。
 
這個時期正好也是人類走入太空時代的分野。1957年10月4日,蘇聯的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成功發射、進入軌道,人類逐漸將自己的影響力往外太空推進。除了蘇聯之外,美國、英國等國家也積極推出自己的人造衛星,一時之間太空競賽的緊張氣氛在國與國之間延燒。
 
這股熱潮也逐漸延燒到臺灣社會,人們對天文、太空的知識更為積極。臺北市政府考量中山堂天文台的規模不再符合民眾需求,加上附近光害已影響到天文望遠鏡的操作,終於在1960年開始在圓山建立新的天文台,三年後圓山天文台正式啟用。

從中山堂天文台擴大成圓山天文台,蔡章獻是這個時代重要的見證者,也是臺灣天文史上最早以天文為專業在工作的人之一。早在1938年,蔡章獻剛從中學畢業,因為對天文有興趣,就開始在臺北公會堂天文台的「天體觀測同好會」工作。從未接受過正規天文學教育的他,全靠著自學與摸索,一步一步在天文領域拓自己的視野。而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被日本派到中國打仗,直到戰爭結束才重新回到臺灣。他也順利回歸原本的工作,只是臺北公會堂天文台已經改為中山堂天文台,而他也成為臺北市氣象局的天文科技佐,負責管理天文台。
 
他曾在年過80歲高齡時接受台北市立天文館的採訪,談到他並非當時唯一被派往中山堂天文台的氣象局人員,但他的同事卻沒有一個久待下來,只有他自己一個人待了整整16年。蔡章獻曾在年過80歲高齡時接受臺北市立天文館的採訪,談到他並非當時唯一被派往中山堂天文台的氣象局人員,但他的同事卻沒有一個久待下來,只有他自己一個人待了整整16年。


 

1939年臺北公會堂天文台(左)與 2017 年於原址、現中山堂頂樓的對照圖。可以看到原本圍牆因建設樓梯而挖掉的缺口, 有十分明顯的修補痕跡。(張哲生提供)



中研院院士、天文學家李太楓的童年回憶中,中山堂天文台裡總能看到蔡章獻的身影,天文台的大小事物由他一手操辦。小學五年級的李太楓,就已流露對天文的興趣,常常下課後就會跑到中山堂天文台。那時,小小年紀的李太楓,總是跟在蔡章獻的身旁,默默、好奇的看著他操作著那一台天文望遠鏡,希望能多從他身上知道多一點天文的秘密。
 
李太楓描述,蔡章獻當時不僅管理天文台,更將他對天文的熱情,揮灑在天文台外,他開始經營臺北市天文同好會(現在的臺北市天文協會),聚集同樣熱愛天文的人們;也開始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出版報導天文現況的《天文通訊》。常拜訪蔡章獻的李太楓,也開始定期收到這一本《天文通訊》,這本雜誌成為李太楓的課外讀物,雖然年紀仍小,還有許多不懂之處,卻仍津津有味地讀著上面報導的天象新聞。蔡章獻對天文的愛,藉著一本本《天文通訊》的出版,散布出去。

1963年竣工落成的圓山天文台,仍向氣象局借調蔡章獻作為天文台的管理人員,直到1969年才正式任命他為第一任台長。從臺北公會堂天文台到圓山天文台時期,原先4吋的天文望遠鏡已經不敷使用,後來又添購了16吋反射式望遠鏡、15公分折射式望遠鏡、25公分折光赤道儀,也添購了一些小型的望遠鏡用於平時的教學上。更於1978年興建天象館,能夠向一般民眾演示星座與行星運動等。

1980年代,臺灣天文學發展出現一個轉捩點,而這個轉捩點正是天上的一顆眾所矚目的星體——哈雷彗星。週期約75~76年的哈雷彗星,在1986年回歸引發全球的關注。美國噴射推進研究室(JPL)早在1982年開始號召天文學家,在當年的IAU大會上發起「國際哈雷彗星觀測計畫」(International Halley Watch,簡稱IHW),並從1983年10月開始不間斷觀測哈雷彗星。美國、蘇俄、歐洲與日本等國也陸續派出宇宙探測器觀測,讓這次哈雷彗星回歸成為史上紀錄最詳盡的一次。

對於臺灣而言,這次哈雷彗星回歸不僅使一般民眾自行購買望遠鏡,並聚集到圓山天文台、中南部適合觀測的地點觀賞。此外,民間天文社團也從此興起,包括台中、台南、嘉義、高雄等地都成立了相關社團,促使更多人對於天文現象、知識的追求。以沈君山、李太楓為首的中華民國天文學會,也跟著哈雷彗星的風潮推出天文科普活動。

 

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拍攝而得的哈雷彗星,每隔 75~76 年就能從地球上看見,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 從地球看見的短週期彗星。(By NASA/W. Liller - NSSDC's Photo Gallery, Wikimedia)


 
1991年,蔡章獻從圓山天文台退休;1996年底因考量參觀人數逐年增長,圓山天文台的場地不敷使用,而將天文台遷移到基河路;1997年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啟用,成為臺灣至今重要的天文教育場域之一。然而,1999年圓山天文館因為921集集地震,整棟建築成為危樓,評估後在2000年7月拆除。
 
從臺灣公會堂天文台、中山堂天文台,搬遷到圓山成立圓山天文台,最後是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最初那架4吋天文望遠鏡也一路跟隨,現在落腳於天文館的後門入口處。80年,臺灣投入天文的人多了許多,不僅是業餘天文界的壯大,更培育出了不少天文專業人才。
 

(「臺灣也看得見星光」系列連載)

延伸閱讀

1.王彥翔,〈臺北公會堂天文台80周年〉,《天文館期刊》,2019年5月。
2.劉愷俐、張桂蘭,〈我在天文臺的日子〉,《臺北星空》,37:19-27,2007年。
3.蔡安理〈臺北公會堂天文台:「臺北市立天文館」的始祖〉。《臺北星空》,37:9-12,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