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17-11-01美國日全食觀測記 575 期

Author 作者 洪景川/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 館研究助理;臺北市社區大學天文觀測課程任教。1991、 2008、2009、2017年四次日全食觀測。
日食初始時,月影最先在阿留申群島和夏威夷群島西北部之間的洋面接觸地球,這些地區會在日出時最早看到日全食。然後月影以高速向東偏北移動,在奧勒岡州的西岸登陸,向東南方斜貫美國,中途在肯塔基州區格郡(Trigg County, Kentucky)東北角,與克里斯蒂安郡(Christian County, Kentucky)交界處距離約200公尺處達到最大食分。此後月球本影在南卡羅來納州的東岸離開大陸,進入大西洋並向東南方移動 最後月影在日落時分時在維德角群島(Cape Verde)西南方約510公里的大西洋洋面離開地表。這是自2012年11月14日澳大利亞日全食之後,首次全食帶只經過一個國家陸地的日全食。


科博館日全食觀測團

筆者有幸得以在開放報名首日獲得正取,加入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孫維新館長規劃的日食觀測團。此團全名為「美國天地之旅–2017日全食觀測團」,是針對全臺國高中生及各級學校現職教師設計,提供天文、太空,與地球科學現場探索及深度學習,並結合難得一見的日全食天象,由學員自己拍攝日全食的過程,還要深入瞭解美西開拓史及西南原住民文化風貌,期能留下深刻的自然探索紀錄。

科博館「天地之旅團」總共有62名師生參加,在歷經8 天(8月13日 ~8月20日)的天文與地質景點參訪後,搭著 兩大巴士千里拉車,終於來到了內布拉斯加州的小鎮史泰爾普頓村(Stapleton Village),在村外4.8公里處,屬於南茜 (Nancy)老太太的牧場上,就是科博館日食團團員準備進行日全食觀測的地點。

史泰普爾頓村於1912年時立村,當時聯合太平洋鐵路延伸到此地。它是以史泰普爾頓先生的名字來命名,因為他的捐款裨益了當年該村立村。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該村總面積為0.65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人口普查,全村只有305 人,共有128戶。村內有14.8%的居民為年齡在65歲以上的獨居者。

由於本團原先委託旅行社代訂的旅館,在數以億計的天文迷爭相搶訂住宿的險惡情勢下,竟然遭到取消。因此今年7月間孫館長親自前往內州踩點時,原以為再訂到房的機會渺茫,但卻在當地的加油站巧遇任職其間的南茜老太太。有趣的是,她所住的牧場恰好位於全食帶中心線的正下方。更有幸的是,好心的南茜太太當場慨然答應出租牧場空地提供日食團使用,並只酌取些微合理的費用。但也因為如此,當全團於日食前一天傍晚抵達該地時,在偌大的牧場草地上,大家只能發揮團隊精神,分工合作搭起6頂12人大帳篷用以露營過夜,並用就地採買的發電機與瓦斯爐自理炊事。就這樣在日食的前一夜,牧場上的各種動物,陪著大家一同觀星過夜,這實在是終生難忘的有趣體驗。團員們也只得枕「鏡」待旦,迎接翌日日全食的來臨。

 

天公不作美

當夜孫館長和所有團員在璀燦的星空底下,展開一場知性、感性兼具的「星空夜語」,大伙兒在辨識星座之餘也不忘聊天說地,討論臺灣的科學教育現況。凝望著夏三角逐漸西沈,飛馬秋四角與王族星座堂堂東升,在子夜前,星語對話結束了。一部分團員互道晚安鑽入營帳中歸寢,但筆者和攜帶赤道儀的幾位老師自傍晚起,就已架起了觀測器材先行對準極軸,並試拍星空預做準備,此時才是驗收精確度的良好時機。不料深夜 時許,大片烏雲自南天襲捲過來,瞬間群星消失無蹤,這為大伙兒帶來了極大壓力。畢竟大隊人馬千里迢迢長途跋涉,為的就是次日中午全食的那一瞬。仍然清醒的工作人員及多位熱心的地科老師如謝隆欽老師等人,連忙上網搜尋周遭地區明晨的天氣預報與雲圖資料。豈料結果竟是:鄰近地區沒有一處的情況堪稱樂觀!翌日是否要轉陣再戰,還得靜待天明後再做決定。

第二天一早早餐時,天上依然雲霧瀰漫、烏雲蔽日。清晨5時許,工作團隊緊急開會,決定由孫館長率領若干人等,驅小車馳往西側探點,其餘團員仍暫留原地按兵不動。一旦先遣部隊發現天候較佳的地點,再馬上通知全團立刻留帳拔陣出發,即刻轉往新地點觀測日食。無奈先遣小組雖然西行了將近1.5個小時,依然無法逃 出雲霧的魔掌。就在組員愈駛愈灰心、壓力也愈來愈大時,原紮營地傳來好消息,筆者與科博館王斌威博士均一致通報,原本在牧場上空的濃厚雲層開始變薄,逐漸出現雲洞和陽光了!於是先遣小組即刻回頭趕回牧場,返抵時雖已近中午11點30分許,幸好還能即時趕上「初虧」階段。先遣隊看著亮麗的陽光下,愉快而忙碌操作著觀測儀器的團員們,工作人員雖然原本個個面露疲憊,心中無不頓時喜形於色,充滿了欣慰之情。

 

 

畢生難忘天文奇景

一個多小時的食既前偏食階段,在期待與興奮中快速消逝。團員除了忙於拍照記錄並且互相討論學習之外,也有人在厚紙箱板上鑿洞,排成臺灣的形狀,在已經偏食彎月狀的日光照射下,出現在地面上的竟是一個個小彎月構成的美麗寶島圖形。隨著時間愈來愈近食既階段,大地迅速轉為彩霞昏暗,除了氣溫明顯降低並刮起日食風之外,在食既之前,明亮的金星竟已高掛天上,出現在太陽的西邊了!正午12時53分一到,就在 全團目睹鑽石環與倍里珠現象而大聲驚呼的讚嘆聲中,全食階段正式開始了!此時太陽整個被月球遮住,月球的本影恰恰通過並籠罩在所有人的頭頂!團員們紛紛取下了護目用的日食眼鏡,直接用裸眼凝視這畢生難忘的天文奇景。一時間相機快門聲此起彼落,讚嘆聲與驚呼聲也未曾暫歇。團員間有互相擁抱的,也有熱淚盈眶的;不管此番是初睹奇景的,還是再次又能觀看日食的團員,大伙兒通通忘卻了前一晚超過10 小時以上,因天候不明朗的艱熬,那來自天上與內心的雙重陰霾,紛紛互道恭喜並爭相欣賞彼此相機或手機觀景屏上的即時美圖;熱烈地討論肉眼觀察到的日冕微妙結構與太陽近旁的明亮恆星──獅子座軒轅十四等等細節。

歷時2 分33秒的全食階段,說短不短卻也說長不長;一轉眼間就那樣結束了。比起2008年筆者在新疆伊吾所經歷的1分56秒全食時間,實在沒能感覺長了多少。但此時心情的激動起伏度與雙眼的觀察豐收感,卻是不可相提並論、互相比擬的。當月球一移出太陽的盤面時,又一次的倍里珠和鑽石環美景,讓金光瞬間回灑大地,太陽又回復為大地的主宰。團員們無論是肉眼觀察或作了儀器記錄的,個個都深感收獲滿滿。在牧場的大巴士旁開心地拍完團體照之後,趕緊拔營收拾,跳上巴士,開始漫漫塞車朝丹佛市市區方向前進。只因此時牧場周邊的每條小公路都瞬間湧入大批人群與車潮,以致平日輕鬆的路況瞬間變得無比繁忙了。

 

「美西天地之旅與2017日食觀測團」的整個行程,就在順利完成日全食觀測的最高潮之後劃上了句點。團員們大家心中莫不悸動興奮又無比感懷。為著天地間如此壯麗天象的準時出現而震撼不已;也為著大自然慨然恩賜以絕佳視覺和心靈饗宴而感恩萬分。科博館孫維新館長說得好: 「從日全食的『自然現象』,到精確預 報的『科學原理』,團員們無不體悟到吾人只要能時時勤於觀察自然,與日俱增地累積科普知識,也就自然地能從對雄偉造化的驚訝震撼,轉化到懂得欣賞和珍惜的層次!」本團還未屆搭乘回程班機時,已經有人默默立願或公開相約再見於2019年南美洲日全食或2024年美國日全食的月影底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