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18-05-01氣候變遷下,如何聰明的與水共生? 581 期

Author 作者 范賢娟/科普寫作者。
氣候變遷是個讓現代人感受深刻的議題,許多人都為此感到憂心。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童慶斌教授則根據研究表示,我們所面對的是過去不曾見過的現象,很難從經驗中去找答案。然而,只要善用科學知識並具分析與整合的能力,說不定可從中找到發展的新契機,甚至開拓新的產業、聰明生活。

今(2018)年3月24日,童慶斌在高雄科工館舉辦的「健 康科學大師在科工講座」跟聽眾分享「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我們如何聰明的用水生活」。演講一開始他針對題目「用水生活」一詞更正,覺得或許用「與水生活」會更好,其中深意請讀者慢慢閱讀體會。


臺灣獨特的自然環境

臺灣山多且高,河川短急,降水後很快便流到海洋,雖然這在多人眼中是缺點,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萬一淹水時就可以快速地排水恢復。在水資源供給上的缺點卻變成在淹水議題的一個優點,這是臺灣地形一個很有特色的地方。

臺灣的天氣是雨季(5~10月)與乾季(11~4月)明顯,尤其南部地區一年約2500公釐的降雨量有90%是集中 在雨季,乾季僅有10%。因此正常來講,4 月會是臺灣最缺水的時刻。如果5、6 月適逢乾梅,7、8 月又少颱 風,那就會有更嚴重的缺水問題,因此在水資源管理上會是個考驗,因為大量的雨水很快就流掉了,能收集的很有限。而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下,極端旱澇交互出現,這些極端的氣候事件規模越來越大、頻率越來越高,的確增加了風險管理的難度。

猶記得2009年莫拉克颱風來前原本預計會對北部帶來較 大的風雨,南部則希望能給極度乾渴的水庫帶點水,原 本 8 月 7 日水利單位還召開抗旱會議,沒料到8 月 8 日 南部受到旺盛西南氣流影響帶來大量的雨水,留下許多歷史紀錄。想看看一個水庫管理者,從極度乾涸的低水位,看到幾個小時內水庫水位不斷上升,他怎麼知道未來流入
的水量是水庫可以容受,還是要即早洩洪?

 

災難處理雖不完美,但恢復很快

2001 年的納莉颱風曾在9 月 17 日造成臺北大淹水,當 初捷運的擋水閘門以百年回歸頻率洪峰的規模設計,沒想到輕易被超越,大量泥水進入包括臺北火車站的捷運地下空間,雖讓許多機具受損,但也及時成為蓄水池使得地表 淹水不至於更嚴重。臺北捷運當時有10多個站體空間都 淹水,但經過3 個月的搶修,最後在該年12 月 15 日全線恢復通車,這樣的復原速度相當快。

童慶斌強調,世界上很少有地區像臺灣一樣雨量那麼大、那麼集中,臺灣的都市防洪設計標準是每個小時排水量大約70 公釐,不過近年來的降雨常常超過此數字,自然會淹水。不過,國外有些區域時雨量20 公釐就開始淹水,所以臺灣現有的排水設施絕對比多數地方還好,雖然在面對越來越多的短時大量降水,現有設施還是稍嫌不足。因此,應思考還能如何進行輔助,而非全然否定掉現有的方式,否則將會越改越糟。童慶斌建議,不要光靠一個中央集中方式來處理,例如可以讓建築物在降水時都可吸收儲存部份的水量。納莉風災時的水淹捷運站雖是個諷刺,代價太昂貴,但也的確可考慮建造人工溼地、蓄水池等方式,這些積少成多的做法,多少可以緩衝大雨來時的傷害。

然而,實際執行會遭遇許多困難,例如若利用建築短暫的滯留降雨,就牽涉到建築法規的修改,故需要跨層級、跨領域、跨部會的溝通,這在現行體制下很不容易完成。童慶斌還建議大家心態上不要奢求大雨時完全不淹水,要達到這樣的成本太大;反之該抱持著如果雨量太大太急就能接受淹水事件,但要有良好的預警系統保護人命安全,而災後也可快速復原。

 

善用知識與資訊,防災更聰明

這些應變策略不該只是憑著個人經驗來思考,童慶斌建議要參考現在各部門既有的各項資料,然後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對氣候變遷風險的架構考慮三個面向作系統性的分析:一是危害(hazard),例如強降雨、乾旱等;二是脆弱度(vulnerability)用來表示我們所關心人事物的本身特質,例如在強降雨下是否容易淹水或坡地崩塌等;三是暴露(exposure),指的是在空間上的分布,也就是所關心的人事物是否會於該處出現。藉由指標分析與空間分布,可呈現氣候變遷下的熱點區域及各地區可能遭受特定災害的風險程度。藉由風險圖的等級區分及展示,了解風險區位相對分布,即可提供政府單位決策者參考。

在童慶斌的分析架構當中,這不光是政府的事情,也要邀請利害關係人(包括決策者、科學家、民眾等)針對關鍵議題來討論,公私協力一起製作出危害地圖與風險地圖,進一步擬定策略。目前政府各單位已經建置許多資訊雲,但如何讓這些既有的「雲」凝結成「雨」降落下來,使其功用發揮,則似乎仍有段距離。或許從政府角度來說要思考該如何做不容易,但可以考慮放手讓資訊公開透明且正確,鼓勵有興趣的軟體開發者想辦法去開發相關的資訊服務應用,這說不定是最容易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這些應用也不光用在防災,也可讓我們擁有更好的生活。例如你想去哪邊旅遊後,帶點名產回家烹煮,有個APP 參考當地氣象、農產菜價之後,能提供一些建議。這些訊息的整合,可以讓我們更積極地迎向知天、順天、樂天的生活。然而,也有人會擔心有些資訊公開後會有重大影響,譬如知道哪些地段常淹水,說不定水災風險高的地方房價低靡,造成現行屋主抱怨。不過換個角度來看,過去汐止常淹水,房價曾經低靡許久,但後來政府意識到淹水嚴重性,推動員山子分洪道工程,2005 年完工之後多次啟用分洪,汐止淹水的問題就徹底解決,房價也水漲船高。因此,不須過度擔心資訊公開後短暫的衝擊,而該放長時間去看這樣才有助於讓大家正視問題,一起尋求解法。

IPCC 氣候變遷風險。(IPCC 第五次評估報告)

結語

童慶斌不斷提醒大家,臺灣特殊的環境讓我們所面臨的危機比其他地區還大,而國人在其中應變調適很快,恢復能力很強,因此在國際上跟別人分享臺灣經驗是很有價值的。未來就看國人在順應自然的時候,能不能掌握知識並用更富有創意的眼光去設想未來情景,結合臺灣產業在軟體、製造業的專長,譬如說設想水下生活、城市梯田等方式,用系統的方法與知識服務來支援發展調適路徑,以達成有品質的永續未來。

最後,科工館在5 月26 日也邀請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王寶貫研究員前來演講「氣候變遷、能源與健康」,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去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