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09-01面對地震,人們準備好了嗎?在集集地震後的20年 597 期

Author 作者 潘昌志/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臺灣師範大學地科系博士班二年級,筆名阿樹,現為「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
上世紀後半災情最慘重的集集地震,給了臺灣地震學家一個沉重的功課。這20年來,筆者不敢說這份功課寫得好不好,但至少地震學家並沒有減少努力過,為的就是希望在下次大地震來臨前,能做好更萬全的準備。
 

舉世界之力研究車籠埔斷層

除了集集地震後針對車籠埔斷層、全臺活動斷層的研究各有成果外,在2004年更促成臺灣與美、日、德和義等多國共同參與的臺灣車籠埔斷層鑽探計畫(Taiwan Chelungpu-faul tDrilling project, TCDP)。TCDP計畫成功鑽探到集集地震的滑移帶,發現其厚度約為毫米等級,且含有非常細緻、奈米等級的黏土礦物斷層泥。此項鑽探結果也增進對地震能量分區的理解,更連結了地質及地震科學兩領域。
 
斷層泥的成因,主要是斷層在地震發生時,高速滑移而瞬間產生高溫、高壓的環境,使得斷層面上的岩石被剪碎,若裡面含有地下水的話,甚至還會產生化學變化。利用斷層泥的顆粒、泥層厚度的分析,可以推估斷層面上所釋放能量。這樣直接「看」到斷層面的研究方式在當時國際上也是少見的,而後2008年的汶川地震與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也同樣採用此技術,以了解斷層面的摩擦係數。

除了鑽井採樣之外,也有更一步的探測,例如雙井實驗,將其中一口鑽井注水、並在40公尺外的另外一井觀測地下水變化,來取得斷層帶的岩石孔隙度、透水程度等參數,進一步了解斷層面性質。而臺灣車籠埔斷層井下地震儀(Taiwan Chelungpu Fault Drilling Project Borehole Seismometers Array, TCDPBHS)計畫,則是直接將7台地震儀安裝在地下950~1300公尺深處,跨越斷層帶,以監測大地震後的斷層帶行為。

在鑽井計畫和井下地震儀等計畫加持下,讓地震學家對於臺灣的地震又有更深的認識。首先,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馬國鳳的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只有P波、卻沒有S波的地震訊號。此特殊地震集中發生於斷層帶上,經過進一步驗證後,發現地底的水壓變化會誘發微地震。雖然地震規模不大,但這項研究是地下水變化會引發地震的直接證據,對於近來興起的頁岩氣和地熱井開發等使用水力壓裂技術的新能源發展,是一種從地震學角度的提醒。

雖然人們無法預知下次大地震何時到來,但卻可以藉由深入研究已發生的大地震,讓地震科學向前進移,以增進知識、達到減少災害。

 

地震研究早就開始了

1999年的集集地震雖然是近50年來災情最慘重的地震,不過有許多關鍵的觀測與研究,是從更早之前就開始運作。1986年的花蓮強震造成北部地區的中和華陽市場倒塌,遂使當代的地震學家與政府開始重視地震觀測與防災。於1989年成立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1993年開始在各地架設強震儀,組成強地動觀測網。強震儀屬於加速度型地震儀,專門針對地表震度大的地震所設計,可以藉由量測加速度轉換成震度,提供防災參考,同時也能讓人們更了解大地震的地表振動行為。

由於地震學前輩們的真知灼見,儘管集集地震災害嚴重,但也因為有當時世界上最密集的強地動觀測網與地震速報系統,在震後2分鐘之內就自動產出地震報告,相對於1995年之前,需要30分鐘才能得到可信的地震規模與震度,快速許多。而900多台強震儀的強地動資料,也提供極大量且完整的相關資訊,在當時世界各地強震網中也是相當罕見的紀錄。

地震資料讓地震學家有機會仔細分析斷層錯動的模式,加上地表地質觀測的佐證,發現破裂的車籠埔斷層北段有高達約12公尺的斷層滑移量及長週期的大滑移速度值。南段雖無太大的滑移量,卻有高頻振動及較高的地震動加速度,這種大規模、高速的斷層運動行為也特別受到世界矚目。

更多的地震知識與解析

地震動加速度與地震動速度,分別為地震波在經過時地表質點可以量測到的加速度值與速度值,兩者的意義與成因皆不同。在一地震中,通常同時具有長週期、短週期兩種地震波,會造成高地震動加速度的震波多為短週期震波,而長週期震波雖然通常不易產生高加速度值,卻容易產生高的地震動速度。

過去,在地震工程中多半認為地振動加速度為致災主因,因此在震度的觀測方面多考量最大的地動加速度,加速度值越高,震度就越大。

 

圖一:震波週期對於高樓建築的影響,左圖為短週期震波效果,右邊則是長週期效果。

但從集集地震資料發現,除了地動加速度之外,地震斷層的滑移速度大時,會產生較長週期的震波。長週期震波即使加速度不大,但因為週期長、朝著同一方向的加速經歷時間跟著變長,進而導致擺動的速度更高。長週期震波對高樓大廈等大型建物的影響也更為顯著,通常在一瞬間就能達到很高的速度值,因此地震工程界又稱其為「長週期速度脈衝」。

同時,對受災建築的分析,也發現地震破裂的複雜動力行為,故集集地震使地震學及地震工程領域深切了解斷層發生大規模滑移的物理機制及其災害特性。因而在耐震設計上,陸續也將「地動速度」與「振動週期」作為設計規範的考量。在 近 2 年氣象局更進一步推動調整震度分級,儘管仍在討論階段未正式公布,但也希望未來能跟上新的科學發現,更貼近防災需求。

防災意識抬頭, 學者與大眾對話

集集地震的隔年,政府頒布了《災害防救法》,重大天然災害的防治開 始有法源依據。2003 年,成立防災 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而後轉型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著力於科技研發、災害風險管理及防災意識的推廣。此外,據筆者觀察,近年來發生重大災害事件時,在新聞、談話節目及各種傳播媒體中開始有許多專家嘗試與民眾對話。相較於 20 年前集集地震發生時,政府與民眾的防災意識都提升許多。

而在地震防災上,近年來最重要的兩面向分別是以災防告警系統發布強震即時警報及公告斷層、地震動與土壤液化等災害潛勢圖。


 

 

災防告警,是人們今日能快速收到「地震預警」簡訊通知的最大關鍵。

早在2002 年,已經能達成在地震 發生後22秒產製初步地震資訊的功能,但直到通訊技術成熟、手機上能收到地震預警簡訊時,臺灣的地震預警成果才廣為人知。不過,在 這 20年間許多產學合作已開始將地震預警技術推向應用層面,例如在科技園區或鐵路運輸上可以利用早期預警減少損失或災害;亦有業者將地震預警結合智慧家庭與自動系統,也期許未來有更多發展。

 

結語

集集地震發生以來,地震科學的學術領域持續有突破性進展,在國際上亦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地震科學的研究目的,除了對科學知識的渴望,也肩負防災減災的重責大任,因此如上述的風險管理、知識傳遞也應是地震防災的重要課題。筆者與馬國鳳教授成立「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網路地震科普平台,就是希望建立專家與民眾間的溝通橋樑、提升地震知識與防災素養,讓專業的研究能更貼近民眾,讓人們能與頻繁的地震和平共存。

延伸閱讀
1. 馬國鳳、潘昌志,〈地震如何致災?科學家如 何知災?我們又該如何防災?〉,https://bit. ly/2YGGJ9k,2017年9月20日。
2. 馬國鳳,〈集集地震帶來的功課及學習〉,https:// bit.ly/2KprLiF,2018年9月20日。
3. 臺灣地震損失評估系統:https://teles.ncree.org. 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