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18-06-01海洋科學研究與科技研發的 基礎平台− 勵進研究船 582 期

Author 作者 楊文昌/臺灣大學造船暨海洋工程研究所博士,現職國家實驗研究院 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副主任,專長高頻測流雷達觀測、計算流體力學、海洋工程。
臺灣四面環海,位處最佳的海洋地緣戰略位置,且特殊的地理與地質環境使得臺灣海域成為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海域。臺灣除了四周海域蘊藏豐富的海洋資源,但也必須面臨頻繁天然災害的襲擊,如颱風與地震,以及衍生的暴潮與海嘯等。自從 1994年11月6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施行以來,世界各國積極推展海洋事務,無非在於爭取海洋的資源,因而衍生繁多的海洋紛爭。

臺灣研究船發展

臺灣目前正值積極推動海洋興國政策之際,該如何掌握自身豐富的海洋資源優勢,以落實海洋興國政策,進而發展臺灣獨特的海洋產業,實乃當前之重要課題。深耕海洋科技研發是海洋興國政策的基石,而海洋資源的探勘亦成為藍海經濟的命脈,然而在此發展過程中,海洋研究船扮演不可或缺的研發與探測平台功能。

研究船是海洋科學研究與海洋科技研發的主要工作平台,目前國內海洋研 究探測的執行主要仰賴20~30 年前 建造的海研一、二、三號研究船,然而隨著海洋研究與探測儀器的日益更新,該三艘研究船已經不敷使用, 且海研一號(800 噸級)早已超過船齡使用年限;海研二、三號(300 噸 級)也極近使用年限。科技部所屬之國家實驗研究院(下稱國研院)的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下稱海洋中心)在 2013 年正式啟用2700 噸級研究船「海研五號」,在投入臺灣海洋的科研探測後已彌補過去海洋研究對遠洋探測能力的不足,與海研一、二、三號有互補的作用。海洋研究船藉由海洋環境調查,除了可有效提供國家海域災害的防治與海洋資源開發的有效資訊;另一方面,海洋研究船的活動不但是國力的展現,更是展示海上主權延伸的主張。然而,海研一、二、三號船體日漸老化,以及海研五號於2014 年 10 月 10 日在澎湖海域因故失事沉沒後,我國海洋研究船能量的重建已刻不容緩。基此,在科技部的全力支持下,國研院海洋中心積極打造嶄新的遠洋研究船──勵進研究船,該船是由新加坡造船公司 Triyards Marine Services Pte. Ltd. 建造,於 2016 年 1 月正式開工,而於 2018 年 3 月 31 日交船。勵進研究船是臺灣深藍全方位探測之鑰,開啟了臺灣海洋科技發展的新篇章,希冀從此臺灣的海洋研究峰迴路轉,勇往直前邁向海洋新紀元!

勵進研究船檔案

勵進研究船之船長76.23公尺、船寬 16 公尺、總噸位2629 噸,以及最 大吃水深為5.56 公尺;巡航船速為 10 節(1 節 =1.852 公里∕小時), 最大航行速度可達12 節,滿載船況 下能滿足海上30 天的作業要求,如圖一所示。


 
勵進研究船進行海上作業時,總計可搭載人數43 位人員,其中配置19位專業船員,其餘24位人 員屬科研團隊。與現今臺灣海洋研究船的噸數相較下,勵進研究船猶如一座海上移動城堡,近海與遠洋任其航行,如下將分別敘述其研究船本身的特性與平台支援的功能,讓國人能夠清楚瞭解,並善加應用以發揮海洋的科研探測能量。

勵進研究船的一般特性
1. 安全與穩定的提升:雙層船殼、減搖 水櫃與高乘載量救生救難艇的設計


海上航行過程中,船舶本身隨時受到海風、洋流或波浪等搖晃擺動,特別是遭逢惡劣天候時,不僅容易造成人員暈船等身體不適的現象外,船身擺動幅度過大,更可能危及船上人員與設備的安全。有鑑於此,徹底實踐「安全的海上作業環境」是勵進研究船的首要設計理念。因此,在船舶設計時已提高安全標準,船體的設計跳脫一般研究船單層殼體的設計框架,而改採船身與船底雙層船殼高規格打造。同時,為了追求更高的航行穩定度,船艙設計加入減搖水櫃,當船發生搖晃時,櫃內的水位會隨之變化,進而抵消船身的搖動,以盡量確保船體行進之平衡,提升船上人員登船作業時的穩定與舒適度。為了防患未然,萬一遭遇海難事件時能減少災損,雙層船殼已多了一層損害保障,同時亦設計高規格逃生設備,左右船舷各配一艘具有高乘載量之全包覆式救生救難艇,可提供超過170人逃生使用,這 相當於全船搭載總人數的4倍人數。……【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