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18-06-01「做決定」學問多 是誰在幫我們把關「代價」 這回事? 582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在決定做一件事以前,人們通常會評估所要付出勞力或精神及可能得到的回饋,進而產生動機與所對應的行為。

只是這樣的「盤算」在大腦裡是怎麼發生的呢?早先研究指出,大腦透過背側前扣帶迴(dACC)、前腦島(aI)與背內側扣帶迴組成的網絡,來評估事件可 能帶來的風險、或不如預期的結果;而 腹內側前額葉皮質(vmPFC)、背側前扣帶迴與前腦島,經編碼(encode)後會產生對交易價值的期望。

然而,生活中與做決定有關的情境,可參考的線索不全然都會出現,故研究的第一作者阿魯帕拉加桑(Amanda Arulpragasam)與團隊設計實驗,讓受試者在「不勞而獲的1美元」與「根據勞動結果可得到最高5.73美元」之間做決定,以區分大腦針對付出與收獲建立的神經計算(neural computations)模式,同時以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為受試者進行攝像。

結果顯示,在受試者獲知參考資訊前, 腹內側前額葉皮質便會考量要得到獎賞所需付出的代價;而背側前扣帶迴與前 腦島則形成受試者對結果的期望與應對策略。該研究除釐清腹內側前額葉皮質在人們做決定時的角色外,也旨在了解相關迴路機制,以期對如思覺失調症等具決定困難的患者,進行改善與介入。

Amanda R. Arulpragasam et al., Corticoinsular circuits encode subjective value expectation and violation for effortful goal-directed behavior, PNAS,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