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 -

文章專區

2018-08-01從臺灣獼猴降級看人猴衝突 584 期

Author 作者 郭璿/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2018 年 6 月 25 日,林務局公告,將原本8 種應予保育 之野生動物降級為一般類野生動物,其中又以臺灣獼猴 (Macaca cyclopis)最受矚目。

臺灣獼猴主要分布於中低海拔森林地區,而在部分鄉村環境中與人類生活區域相鄰,導致資源利用重疊,人猴衝突油然而生。覓食本是動物天性,會在攝食及攝食風 險之間作出權衡(trade-off),若風險小於攝食,那麼 動物會選擇攝食;若風險大於攝食,動物則會選擇迴避。在果園周圍的獼猴亦是如此,當人類在果園內活動時,獼猴會選擇迴避風險,並且在果園外圍的樹叢或制高點觀察。當人類一離開,獼猴便會想盡辦法進入果園大快朵頤,畢竟在果園取得的食物熱量比在野外覓食快多了,這也造成許多農民不得不使用各種驅猴工具,一邊照顧水果一邊跟獼猴鬥志,靈長類的戰爭就此展開。

是誰決定了臺灣獼猴的去留?


無論是網路或新聞媒體,不乏充斥著臺灣獼猴到果園偷吃的各類負面報導,獼猴無知、農民無奈。受到負面觀感的影響,人類對於獼猴的仇恨被渲染開,變成了過街「獼猴」,人人喊打,使要求獼猴降級及控制族群數量的民怨聲浪更是不曾間斷。在尚未公告臺灣獼猴是否降級之前,新聞媒體便以「今年6 月有望降級」等字眼下 標題,似乎預告臺灣獼猴降級已成定局。且在臺灣獼猴被降級的當下,各種對臺灣獼猴大開殺戒的社群貼文更是紛紛湧出。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人類跟獼猴之間有如此深仇大恨?靈長類學習能力強,比起其他野生動物,在危害防治方面需要注意到更多細節。靈長類被認為是有智力的野生動物,因此,在農作物掠奪部分常被視為是故意或帶有惡意的。農民花費了許多金錢及心力在防治上,但當仍有危害產生時,便會尋找更激進的手段來解決猴害。猴害問題一直是管理單位——林務局的燙手山芋,中央主管機關以及地方政府均有對於危害防治的設備(例如:電圍網)進行補助,但當獼猴成為一般類野生動物後,主管機關則成了地方政府,因此也不免讓人聯想,獼猴降級是否為中央主管機關卸責的表現?雖林務局聲明表示,降級與獼猴造成的農損無關,但若沒有落實輔導農民進行有效的危害防治,農民與獼猴最終都是環境衝突之下的受害者。

臺灣獼猴降級,造福了誰?


適逢同學從事農民對於臺灣獼猴態度的研究調查,因此筆者時常跟著同學一同拜訪作物受到獼猴危害的農民,許多農民都會抱怨:「猴子太多了啦!幹嘛保育呢?」但獼猴從保育類名錄中除名之後,受害的農民又得到了什麼好處?沒有。獼猴依舊光顧結實累累的果園。在野 保法第21條就已載明:即使是保育類野生動物,在緊急 的情況下,危害到農林作物、家禽、家畜或水產養殖,得以使用人道的方式予以獵捕或宰殺。等同於在還沒降級以前,農民即可自行處理猴害問題,乃至降級之後,依舊可以因受到危害等事由,進行人道處理。……【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