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02-01豬與人的大小事 590 期

Author 作者 廖震元/畜產專家。英國雅伯丁大學博士,第26屆國家優秀農業人員,著作30餘本、專利9項,為畜產學與動物人道管理之先驅。
豬隻具有強大的適應力、機動性、繁殖力與雜食性,讓牠們成為極有效率 的生存機器,分布在世界5大洲,只 有南極沒有被牠們光顧。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哺乳綱、偶蹄目、豬科、豬屬。而豬屬下的野豬種,經過人類飼養馴化後,逐漸形成人們熟知的家豬模樣,所以其實野豬即是家豬的祖先,家豬就是野豬被人類馴化後所形成的豬亞種。
 

家豬的起源

至於家豬最早是何時出現,從各文化遺址中尋得的線索,一說為起源於距 今9000年前的土耳其;另一說則來 自距今約8000~1萬年前的中國。總之人類養豬的歷史並不算短,即使在臺灣的原住民也有約6000 年飼養家 豬的歷史。中華文化中《爾雅》〈釋畜〉中定義豬為六畜——馬、牛、羊、豬、狗、雞之一,而六畜之中,諺語謂「六畜興旺豬為首,五谷豐登糧領先」,也說明豬隻在家畜中所佔的重要性,甚至在造字之初,中國字的「家」字就是由屋頂之下有一頭「豬(豕)」所組合而成,可謂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無豬不成家」。 在古代,家家戶戶皆是養豬人家,人與豬互相依賴,所以豬算是與華人最為密切的家畜,此深遠的影響直至今日,華人仍是世界上最嗜吃豬肉的族群之一。依 據2017年臺灣養豬統計手冊的統計, 即使在西式速食業發達的今天,每人1年平均吃掉約91公斤的肉類中,就有 36公斤是豬肉,其次是家禽肉每年消耗約35公斤左右,而吃牛肉的數量遠低於豬肉,大概吃不到6公斤。


家豬的形象與文化差異

在現代,「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這句諺語似乎早已局勢翻轉,大眾皆吃過豬肉,但親眼見過豬的幾希?然而當人們看到豬的形象時,卻見到2 種差異頗大的豬形,一種是肥短膨肚、臉皺揪得像包子,以西遊記豬八戒為代表;另一種則是身長腿細、噘嘴而清秀,以小豬夏綠蒂為代表。沒想到家豬被人類馴化了這麼久,在受到東方與西方不同文化的薰陶後,可以有著迥異其趣的發展!

原來,家豬在東方和西方的角色是不一樣的。以中國為例,自古家豬扮演著資源再生循環的角色。過去以農立國的社會環境下,家家養豬來清理廚餘與農產廢棄物,有時候豬圈甚至當作家庭廁所,豬隻也是照單全收;同時,豬的糞尿又是上好的有機肥供農作物養分,所以家家戶戶把家豬當成寶,唯有重大節日才捨得挑體型最大或最不會生小豬的豬隻進行屠宰過節。經過這種養豬模式的人為選拔,造就了中國的豬種極耐粗食及惡劣環境的特性,體型雖日趨短小,但產仔與帶小豬的本事卻是超群,此一特性竟成為現代養豬科學關注的焦點,且以中國的梅山豬種最為受到矚目。所以,家豬在中國的歷史上與人相依共存,不但是人們的好朋友,更是一家溫飽的依靠,也無怪乎無「豕」而不成「家」。300~400 年前,中國豬種也跟著廣東福建的移民渡過黑水溝進駐臺灣,逐漸因落腳地區不同,適應當地而演化為桃園豬、美濃豬、頂雙溪等臺灣豬種,這些豬種毛色多半為黑色,也就成為臺灣黑毛豬的原生祖先,俗稱「土黑豬」。

當家豬到了西方,不同於中國家豬對人類的「輔佐」角色,西方文化是為了吃豬肉而專門養豬,家豬頓時之間成為受到關注的主角,舉凡體型、肉質與生長,在在受到各方關注聚焦選育,無所不用其極地想要一條豬生產出最多的肉,所以豬腿就開始抽高、身體愈來愈長、瘦肉愈來愈多,洋豬就因此變成了今天清秀的樣貌,最常見的品種就屬源自美國的杜洛克(Duroc)、英國的約克夏(Yorkshire)和丹麥的藍瑞斯 (Landrace);而近年因為日本行銷 鹿兒島黑豬的關係,也讓鹿兒島黑豬「影舞者」的真實身份──源自英國的盤克夏豬(Berkshire)一時聲名大噪。然而,不幸的是,西方的科學家在選育豬隻時過度在生長上著墨,卻造成了洋豬繁殖能力變差,因此在近代的西方養豬科學上,也逐步將中國梅山豬的血統引入洋豬,希望能藉此喚醒牠們沉睡已久的生殖潛能。

 

該如何養豬 ?

由於時代的進步,家戶養豬取肥料的農耕社會式微,逐步被工商社會取代,加上大眾對肉類的需求量增加,現代化的養豬也就愈來愈走向西方的生產模式,在講求生長與效率的年代,豬種也變成以洋豬為主流;現在臺灣用來生產豬肉的豬隻多半是俗稱 LYD 的 3 品種雜交肉豬,也就是利 用前述的藍瑞斯、約克夏和杜洛克3 個洋豬品種生產混血豬。

牧場首先採用藍瑞斯母豬和約克夏公豬交配,取其體型長的遺傳產生混血的母豬,再與杜洛克公豬交配,取其生長與肉質的遺傳,所生出來的後代,就是白毛色的LYD三品種雜交肉豬。這種肉豬長肉多、肉質好,是目前生產豬肉最具經濟效益的品種。......【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