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08-16工業4.0再進化—成大團隊全球首創工業4.1 452 期

Author 作者 謝育哲/本刊編輯。
工業4.0看似前途無量,但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在於,其不斷強調提升生產率,但卻忽略提升產品的良率(quality)。對此,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來自成功大學的鄭芳田教授(圖一)與其團隊致力於改善工業4.0所面臨的困境,並以「工業4.1」與智慧製造為目標,為未來的工業生產提出全新的願景。

「工業4.0」一詞源自於德國政府所提出的高科技計畫,又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其概念為透過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與虛實整合系統(cyber-physicalsystem, CPS),結合目前工業相關的技術、銷售及產品體驗,並透過人工智慧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人機工程學(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的智慧型工廠,更在商業與價值流程中整合商業客戶,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未來的工業4.0,將可運用電腦預測,如天氣、公共運輸系統及市場調查等,精準生產或調度現有資源,降低多餘成本的浪費。

圖一:鄭芳田教授解釋工業 4.1 原理。(謝育哲 攝影)

工業4.1緣起

過去,鄭芳田與其研究團隊就曾三度以全自動虛擬量測系統(Automatic Virtual Metrology, AVM)獲得經濟部頒發的「國家發明創作獎」,團隊在虛擬測量領域中備受各界肯定。後續根據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的統計結果顯示,鄭芳田在AI運用於製造領域的專利數在學術界名列前茅,其專利價值更是當前學界最高。


 
鄭芳田分別於2012、2015與2017年,執行國科會「智慧製造雲」、科技部「先進製造物聯雲」計畫及榮獲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最佳論文獎,為後續工業4.1計畫奠定完善的基礎。

強調「良率」

如前所述,工業4.0雖強調提升生產率,但對於提高產品良率卻恤近忽遠。對此,鄭芳田認為,採用AVM可線上即時提供所有產品進行全檢,當系統找出任一不良品時,可立即將其挑出不交貨,達到產品接近零缺陷的目標。另外,鄭芳田也表示,對於被挑出的不良瑕疵品,利用智慧型良率管理(intelligent yield management, IYM)系統找出不良品的缺陷主因,進而改善並防堵類似不良再現,使所有產品達掉近乎零缺陷。
 

實踐工業4.1

去(2018)年,鄭芳田於成功大學成立了智慧製造研究中心(iMRC),研發智慧工廠自動化(Intelligent Factory Automation, iFA)的智慧製造雲端服務系統。iFA擁有AVM、IYM,可完成智慧製造所需大數據資料收集、進行邊緣運算的關鍵物聯網元件(Cyber-Physical Agent, CPA)、先進製造物聯雲(Advanced Manufacturing Cloud of Things, AMCoT)架構及可預測機臺剩餘壽命的智慧型保養(Intelligent Power Module, IPM)等智慧化服務系統。鄭芳田表示,運用iFA將可超越目前的工業4.0,並協助國內製造業達成產品零缺陷的目標。

工業4.1邁向世界

對於工業4.1的推廣,成大以於去年12月與中華電信、智能生產方案服務公司及先知科技共同成立智慧製造方案戰略聯盟,將iFA平台商品化。鄭芳田表示,此服務特別適合中小企業,加速臺灣產業升級。另外,iFA也已於日月光、漢翔及台塑等公司生產線上使用。

未來金屬積層製造的應用將遍佈全球工業,為有效解決製成問題與提升品質,鄭芳田同時也將AVM技術與iFA平台應用於此,此相關研究將於金屬積層平台實際上線,並申請美國專利,改善現階段工業端的應用,實踐工業4.1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