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8-10-01科幻分類學 586 期

Author 作者 葉李華/1962年生於高雄,臺灣大學電機系畢業,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理論物理博士,致力推廣中文科幻與通俗科學三十年。
分類是最基本的科學方法,無論研究任何一門學問,第一步都應該是做好分類的工作。科幻領域的探索也不例外,從1818 年瑪麗‧雪萊 (Mary Shelley)發表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算起,科幻文學累積了兩百年的豐碩成果,想要對它有全盤的瞭解與認識,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分類著手。

就科幻小說而言,可以考慮用年代、語言、類型、目標讀者當作分類標準;如果是科幻電影,通俗性也是很好的指標。不過這些分類屬於入門等級,在登堂入室之後,若想更上一層樓,就有必要使用更深刻、更微妙的分類方法。

 
比方說,科幻迷都知道科幻小說有軟硬之分,這就是比較進階的二分法。大體而言「硬科幻」注重科學考據,「軟科幻」則是披著科幻外衣的純文學。不過嚴格說來,軟科幻與硬科幻都是極端案例,還有很多科幻作品不屬於這兩個範疇,因為它們或是軟硬適中,或是軟硬兼施。所以更正確的說法是,科幻小說的「軟硬」是一種連續參數,若從最軟排到最硬,大致可以連成一條直線。

至於有沒有不連續的科幻參數,可以產生真正的二分法,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以下的例子包括科幻小說與科幻電影,因此從現在起盡量用「科幻故事」這個統稱。

 

初級迷思:科幻=未來?


一般人對「科幻」最常見的誤解是將它和「未來」畫上等號。事實上,固然大多數的科幻故事屬於未來,可是仍有少數例外,例如《星際大戰》(Star Wars)系列就是發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而且想必原創者盧卡斯(George Lucas)認為這點很重要,每集電影 開演前都會不厭其煩提醒觀眾一次:A long time ago in a galaxy far, far away...

因此,我們可以用「是否屬於未來」當作標準,將科幻故事分成兩大類。這個分類不會隨著時間改變,因為所謂的未來是以創作年代為準。例如《絕地救援》( The Martian)是2015年出品的電影,時代背景則是2035年, 所以即使半世紀之後,它仍舊是一部「未來式的科幻片」。

另一方面,《 頂尖對決》( The Prestige) 則是標準的過去式科幻,它的故事發生於十九世紀末,比上映年份(2006)早了一百多年。

 
必須強調的是「非未來」和「過去式」不盡相同。原因之一,有少數的科幻 故事其實屬於現在進行式,《MIB星際戰警》(Men in Black)系列就是 很好的例子,為了營造強烈的真實感(外星人就藏在你身邊),它的時空背景設定為此時此刻的地球。此外,有些科幻故事的背景相當模糊,無從確定屬於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科幻 大師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成名作《夜歸》(Nightfall)就是這類作品,故事發生在一顆和地球毫無關係的行星,讀者根本找不到可靠的時間參考點。至於那些發生在平行宇宙的故事,既然屬於另一個時間軸,也就更加無法定義時態。
 

過期的未來


針對未來式的科幻故事,我們還可以根據「過期與否」再做一次二分。在此的過期有個明確的操作型定義:一個科幻故事,如果其中的年份全部早於今年,就屬於過期的未來科幻。例如《二十世紀的巴黎》(Pari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是法國科幻之父凡爾納(Jules Verne)早期的作品, 大約創作於1860 年,故事背景則是百年後的1960 年代,因此對我們而言,這本書已經過期半個世紀。

電影方面,《 2001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這部經典堪稱範例,顧名思義它的故事主要發生於公元2001年。前面提到的《絕地救援》則是尚未過期的例子,而改編自名著的《機械公敵》(I, Robot)與《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也屬於這 一類,前者的故事年份恰好也是公元 2035年,後者則是2054年。

此外,如果某個科幻故事從頭到尾沒有可靠的年份,但其中存在明顯的指標,同樣可以判斷它有沒有過期。 例如「科幻先生」海萊因(Robert Heinlein)1952 年創作的《滾石家族遊太空》(The Rolling Stones), 故事從月球殖民地講起,是否過期就不言而喻了。

科幻預言的成功與失敗


科幻故事或多或少會對科技發展做些預測,因此對於那些「過期」的作品,我們很容易評斷其中的科技預言是否成真。不論答案是什麼,通常都能帶來發人深省的啟示,以下舉兩個典型的例子。

成功案例:《世界解放》(The World Set Free)是1914年出版的英國科幻小說,作者是同被譽為科幻之父的赫伯特.威爾斯(H. G. Wells)。雖然他的代表作都不算硬科幻,這本名氣較小的《世界解放》卻是例外。威爾斯根據拉塞福等人對放射性的研究,大膽預測人類遲早會發明一種可怕的 武器──原子彈(atomic bomb)。 換句話說,威爾斯至少是「原子彈」這個名詞的發明人。有些科學史家甚至認為真實世界的原子彈也是本書催生的,因為它影響了曼哈頓計畫中的一位關鍵人物──匈牙利物理學家西拉德(Leo Szilard)。

失敗案例:在《2001太空漫遊》這部電影中,二十世紀末人類已經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並有能力發射載人太空船前往木星。如今回顧,這當然是個非常失敗的預測,但如果你仔細研究它的拍攝年代(1964~1968), 就不難理解這部電影的兩大推手── 大導演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 和科幻大師克拉克(Arthur Clarke) ──當年為何會那麼樂觀。......【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