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07-01直擊地球上最大隕石撞擊現場 595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英國牛津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亞莫(Ken Amor)與其團隊日前於《地質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發布的研究指出,目前所發現的最大隕石,其撞擊位置已被定位出來。

由於隕石坑存在的痕跡會因侵蝕和板塊運動而消滅,加上碰撞過程中遺留的碎片或物質很難有機會被保存下來,所以人們對大型隕石的撞擊了解不多。

而此次所研究、遭受隕石襲擊之處位於不列顛群島(British Isles),是 2008 年由牛津大學和亞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科學家在蘇格蘭西北部阿勒浦(Ullapool)附近所發現。

研究人員於明奇盆地(Minch Basin)的標的區域進行詳細的地球物理調查,透過岩石碎片的分布──即基底岩屑(basement clasts)和磁性粒子排列的觀測,團隊便能在多個位置上測量隕石物質的方向,確認隕石撞擊坑就被埋在該盆地的水層與年輕岩石間。另外,研究也發現因碎片正好降落在古老的裂谷中,使新的沉積物迅速覆蓋,才幸得保護。

過去,太陽系形成時產生的殘骸,使得地球易遭受其他行星的隕石撞擊。若將太陽系中漂浮的小行星和彗星碎片數量算進去,平均每25年就會發生一次。不過,至於大小約1公里的天體,則約每10~100萬年才可能發生一次碰撞。

Kenneth Amor et al., The Mesoproterozoic Stac Fada proximal ejecta blanket, NW Scotland: constraints on crater location from field observations, anisotropy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petrography and geochemistry,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