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選文章
文章專區
2020-09-01在冰與火的國度—遇見地球第二大鯊魚
609 期
Author 作者
鄭嵩樺/淡江物理系畢業,現為業餘稀有野生動物攝影師。現致力於拍攝弓頭鯨與姥鯊、格陵蘭鯊等冷門動物。
在遙遠蘇格蘭的小漁村,外面那片又綠又暗的陰森海域中,出沒一種個性與外表反差超大的巨大鯊魚,牠就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鯊魚和魚類:姥鯊。我和船長在這片陰晴不定的海域中搜索,直到看見水面上出現三個突出的點點時,我就知道姥鯊來了!
貼身共游記錄夢幻生物
水面上突出的三點,正是在海面上觀察姥鯊的不二法門,姥鯊身形巨大,當牠在水面上濾食時,鼻子、魚鰭與尾巴都會露出水面,非常好觀察。而確定姥鯊出沒後,我穿著防寒衣拿著相機與蛙鞋,悄悄划入水中並靠近姥鯊。接近姥鯊需要注意不能直直朝著牠正面游過去,否則會嚇跑牠。最好的方式是慢慢靠近牠身體兩側,當牠感到放鬆時就會在該區塊不斷繞圈圈吃著浮游生物。雖然姥鯊普遍游動緩慢,但我們也曾用空拍機觀察到姥鯊全速衝刺躍出水面,做出如同鯨魚的躍身擊浪(breaching)來清除身上的印魚與寄生蟲,非常有意思。
神秘的背景
姥鯊屬於鼠鯊目的姥鯊科,與大白鯊一樣都是鼠鯊目,研究人員在我們出海前的簡報中打趣地表示大白鯊是姥鯊的堂兄弟。鼠鯊目的鯊魚總是給人神秘的感覺,例如巨口鯊、姥鯊、太平洋鼠鯊、長尾鯊及尖吻鯊等。而帶領我尋找姥鯊的碩士生也提供了姥鯊的研究報告,他們發現世界上的姥鯊基因基本上都一樣。
觀光旅行賞姥鯊
目前姥鯊出沒熱點的小島和漁村,都紛紛開始把「賞姥鯊」和「與姥鯊共游」做成觀光旅行,而實際跑過這些行程的我,也非常樂見這種轉型。舉例來說,英國南部有一位熟知姥鯊出沒習性的船長,他不帶觀光客,只帶專業電影電視節目製作團隊,讀者在許多科普電視節目上看到的姥鯊畫面,可能有一半以上都是由他帶領的專業團隊所拍攝。而這次與我配合的船家位於蘇格蘭的小漁村,由他們帶領我去與姥鯊共潛。下水的方式是由一名嚮導在前,一次最多帶四個人下水與姥鯊共游,並規定以不打擾到牠們為最高原則。
除了一般的共游行程,當地也非常歡迎專業人士加入研究行程,他們會嘗試標記姥鯊及取得相關樣本;而在愛爾蘭,目前主流則是以在船上賞鯊為主,雖然當地經常有從事水上活動的民眾遇到姥鯊,但目前還沒有將與姥鯊共游轉型為觀光產業。
只要待在鯊魚側邊,鯊魚的壓力會減少很多。讀者可見姥鯊身上獨特的花紋。
姥鯊面臨的生存危機
姥鯊是一種非常溫馴的海中巨人,但在古代,水手只要看見牠的外型,都因懼怕牠會把人類生吞而進行獵捕。到了今日,姥鯊的巨大魚鰭則被香港的魚翅店稱為天九翅,在那些魚翅愛好者的眼中可是極上聖品。除此之外,姥鯊的肉能加工成各種肉製品,也因皮厚可以加工成皮革以及製作優質化妝品的鯊烯。上述的案例都讓姥鯊生存危機雪上加霜,儘管都是卵胎生,比起一胎能生幾百隻幼鯊的鯨鯊,姥鯊一胎的數量雖然沒有明確答案,但普遍認為非常少。加上許多科學家認為牠們的妊娠期應超過一年,因此保育狀況非常不樂觀。
雖然姥鯊的幼鯊身長巨大,約1~2公尺,理論上幼鯊的生存機率會比鯨鯊高一點,但隨著個體數量不斷減少,性成熟時間與妊娠期也都是姥鯊碰到的問題。即便現在有許多國家都禁止捕撈姥鯊,但市場上仍然充斥各種魚翅的交易。目前姥鯊已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評估為「瀕危」,如果再不重視相關狀況,將來絕種的機率很高。
姥鯊的分布狀況及遷徙行為
姥鯊是一種遠洋帶的鯊魚,分布區域十分廣闊。最初科學家認為牠們只會出沒在溫帶區域,但隨著被標記的鯊魚越來越多,科學家們察覺到姥鯊在全世界的溫帶與赤道區域都能找到。由於牠們的遷徙路線非常遙遠,有的個體竟然還曾游到加勒比海及巴西,而在臺灣的北部與東北部也曾有紀錄,幾年前在花蓮更是有捕獲紀錄。
目前姥鯊經常因為食物而游到岸邊,使岸邊成為姥鯊的主流出沒地點。此外,姥鯊也變成一種季節性能觀察的物種,夏天能在歐洲地區見到牠們,到了冬天則因浮游生物減少,姥鯊通常會轉移陣地。
目前自然界以姥鯊為食的物種不多,最常見的掠食者為虎鯨。與虎鯨掠食大白鯊的理由一樣,為的都是富含鯊烯的肝臟,對於虎鯨而言是非常豐富的營養來源。除此之外,姥鯊也曾有被虎鯊及七鰓鰻的攻擊紀錄。
未來觀察計劃
我們對姥鯊的了解很少,雖然這次出海看到三十幾隻個體,但我們也只能趁著牠們浮出水面時進行拍攝記錄。姥鯊在深海的行為仍是一道謎團,牠們受季節影響出現時間很短,旺季集中在7月;而其他幾個月則有不固定的目擊紀錄。希望藉由本次的觀察紀錄,能幫助大家認識這樣美麗又稀少的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