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評論
文章專區
2019-08-01
再造太空精準溫度計—福衛七號
596 期
Author 作者
林俊良、方振洲
褔衛七號
衛星
星系
太空
資料同化
發射升空!—臺灣太空新里程
上(6)月25日,於臺灣時間下午2點30分,搭載6枚褔衛七號的美國SpaceX獵鷹重型火箭(Falcon Heavy),偕同此次美國空軍的其他18枚衛星,順利於美國甘迺迪太空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 KSC)發射升空。
發射後91分鐘,國家太空中心獲得由獵鷹重型火箭所傳回衛星與火箭分離時刻的狀態向量,隨即進行軌道計算,為後續地面站追蹤衛星的依據,同時將結果傳至位於澳洲的達爾文(Darwin)海外站及其他地面站,接收衛星資料。發射後165分鐘,中心先與其中2枚成功通聯,後續再與其中的3枚完成通聯。最後,於當天臺灣時間下午8點48分於臺南的歸仁衛星信號接收站聯繫上最後1枚。至此,6枚衛星全部與地面完成通聯,並停留在離地表約720公里的同一個暫駐軌道上,確定第一階段任務成功。
計畫緣起
褔衛七號計畫為臺美大型科技合作計畫,雙方於2010年完成合作協議簽署,執行單位為臺灣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National Space Organization, NSPO)與美國商業部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褔衛七號的任務目標,是由高度520~550公里、24度傾角的軌道上部署的6枚衛星組成的星系,建立高可靠度的氣象衛星系統,每日提供南北緯50度間約4000筆的掩星資料,大幅幫助天氣預報、劇烈天氣預報準確度及電離層太空天氣監測。
福衛七號搭載的儀器
福衛七號的6枚衛星,每枚皆裝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無線電訊號接收器(TriG GNSS Radio occultation System, TGRS)的主酬載,該儀器可接收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NASS)的無線電掩星(radio occultation)信號。透過掩星訊號接收天線接收訊號,再利用阿貝爾轉換公式(Abel transformation)算出折射率,因大氣壓力及溫度與折射率有關,故由該折射率可進一步轉化成氣象預報使用的大氣觀測數值。
一般而言,天氣預報所涵蓋的大氣範圍為對流層,當折射角度越大,代表氣體密度越高,而氣體密度與溫度、溼度和壓力亦有關,後續資料經地面處理和校正後,可推算大氣層及電離層垂直分布結構的詳細資訊。由於此次任務是24度傾角的圓形軌道,收集的資料集中於南北緯50度範圍內,有助於臺灣在內的低緯度地區氣象資料預測準確度。另外,福衛七號也攜帶2個科學酬載儀器,分別是離子速度儀(ion velocity meter, IVM)及無線電射頻信標儀(radio frequency beacon, RFB),前者可量測電離層的離子密度、速度、溫度與行進角度,評估太空天氣對太空船和通信的影響;後者則可透過地面站接收該射頻信標儀的閃爍訊號,進而獲得區域性電離層異常區的分布。
福衛七號的特性與發射載具
福衛七號外型為長方體,於單側裝載太陽能板,燃料加注後總重約為300公斤,衛星採用鋰離子電池,通訊頻段為S頻段,衛星本體裝置GPS接收儀以進行導航,設計壽命是5年。而伴隨福衛七號搭載的衛星分屬15個計畫,總共24枚衛星。全部衛星總重3.7公噸,其中福衛七號總重1.8公噸,為主要的任務衛星。
發射載具方面,SpaceX公司所研發製造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由1枚強化後的獵鷹9號為主推進核心,外加2枚側掛的側推力器。除了第一節火箭外皆可回收重複使用,本次發射採用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側推力器,為前次任務所回收的通信衛星再重新填注燃料組合而成。另外,這次採用回收側推力器及夜間發射皆是史無前例的壯舉。
星系部署、衛星操控與資料應用
為了得到均勻分布的觀測資料,各枚衛星設計在520~550公里高的6個任務軌道執行任務,該操作將在發射後所有衛星完成本體和酬載的健康檢查後陸續進行。預計在發射後的19個月完成星系部署,衛星本身不做軌道轉換時仍會協同暫駐軌道上的其他衛星持續對經過的區域進行氣象觀測。
操控方面,褔衛七號計畫包含衛星發射及初期軌道操作、任務軌道部署控制、在軌任務操作及海外支援地面站指令資料傳輸等。操控系統包括位於太空中心的衛星操控中心、國內外網路系統及美國所部署於夏威夷等10個海外地面站,綿密的網絡系統可在平均30~45分鐘內,取得大氣層垂直分布結構的最新觀測資料。包含溫度、濕度、降雨率、太陽活動程度、太陽黑子數、行星際磁場和太陽風密度、太陽風風速及預估地磁對臺灣地區擾動等。此外,福衛七號所提供的資訊將與其他訊息提供管道進行資料同化(data assimilation),透過數學模型擬合大量的觀測數據,以提供最後的氣象預報結果,未來天氣預報精準度將可提高約10%。
福衛七號的資料應用,中央氣象局結合學界建立本地掩星資料應用系統,落實氣象數值模式的應用效益,提升劇烈天氣的預報能力、降低災害預警的不確定性。舉例而言,將掩星資料與既有觀測資料同化後,對2009年莫拉克颱風的歷史資料進行模擬分析,發現颱風行進預測路徑非常接近實際颱風行進路線,顯見掩星技術具體實現後的效果。
結論
目前,6枚福衛七號衛星已與臺灣地面站成功通聯,規劃在發射後1個月內完成衛星全部功能測試,接著開始衛星軌道調整,由720公里的暫駐高度,逐漸下降至550公里,每枚衛星包含酬載資料校正需時約108天。此時衛星即可接收全球定位衛星的資料,分析大氣層垂直結構的溫度、氣壓、濕度及電子密度等。隨後進行資料校正與比對驗證,預計發射後第7個月可提供全球氣象界使用大氣量測資料及產品;而發射後第16個月則可提供全球氣象界使用福衛七號的電離層量測資料及產品;第19個月,6枚衛星將全部部署到高度550公里的任務軌道,自此可提供中低緯度均勻分布的掩星觀測資料,該衛星系任務便正式開展。
延伸閱讀
1.方振洲,〈進一步探索福衛七號衛星〉,《科學發展》第521期,2016年。
2.國家太空中心,https://reurl.cc/Z6V76。
3.國家太空中心,〈福爾摩沙衛星七號發射升空〉,https://reurl.cc/YA4na,2019年6月25日。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科學月刊 08月號/2019 第596期:仿物種智慧-已完售-無...
特別價
$249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 $27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 $53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