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購買科月
訂閱科月
投稿須知
各期目錄
進階搜尋
訂閱電子報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News Focus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2021.01.01
調整進食時間能不能減輕體重?
作者 / 編輯部
613期
由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近期發布的研究指出,對於體重過重的成年人而言,限制一天內的進食時間並不會影響其體重變化。
體重
血壓
人體健康
時間限制飲食法
代謝
2021.01.01
腸道菌叢失衡可能與阿茲海默症有關?
作者 / 編輯部
613期
近年來有關腸道菌的研究越趨廣泛,腦腸軸線(gut-brain axis)相關研究也說明,腸道菌叢確實與大腦功能密不可分。
腸道菌
腦腸軸線
大腦
阿茲海默症
脂多醣
短鏈脂肪酸
2021.01.01
維持良好睡眠習慣可以保護你的心臟
作者 / 編輯部
613期
心臟衰竭為常見急診重症之一,近期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於《循環》(Circulation)的期刊研究指出,睡眠問題可能是影響心臟衰竭發生的重要因素。
心臟衰竭
睡眠
睡眠習慣
嗜睡
失眠
2021.01.01
章魚告訴你如何拾起薄片組織!
作者 / 編輯部
613期
醫學技術日益進展,細胞與薄片組織(tissue sheet,如眼角膜)的應用越來越多。而在進行薄片組織移植手術(如眼角膜移植)時有個關鍵,就是該如何抓取柔軟、易碎且易皺的薄片組織?
細胞
眼角膜
薄片組織
章魚
水凝膠
2020.12.01
透過科技探究森林大火的影響
作者 / 編輯部
612期
日前美國加州森林大火持續燃燒不斷,影響範圍已超過約47萬英畝,導致附近居民被迫離開家園避難,這場森林大火也嚴重危害當地的環境,可說是加州史上最嚴重的火災。
森林大火
一氧化碳
微波輻射
紅外線
全球3D圖
2020.12.01
讓嬰兒透過「選擇」發現自己的喜好
作者 / 編輯部
612期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近日於心理學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提出,一般成年人在相似的事物之間做選擇時,會產生無意識的喜好或偏見;而嬰幼兒也會為自己的選擇產生自身的...
嬰兒
心理學
認知科學
2020.12.01
社交距離可能增加年長者的孤獨感
作者 / 編輯部
612期
為防範COVID-19疫情延燒,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是政府在防疫政策宣導上重要的一環,但這也加深了人與人「心」之間的距離。
COVID-19
社交距離
社交網絡
心理健康
2020.11.01
探索有機分子的起源也能協助減少碳排放
作者 / 編輯部
611期
近期由美國自然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與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合作的一項研究中,團隊提出約40億年前的地球上,也就是生命起源之前第一批有機分子產生的關鍵過程。
有機分子
固碳作用
光合作用
甲酸
二氧化碳
生態環境
2020.11.01
除了溫室氣體外,永凍土融化還會釋放出什麼?
作者 / 編輯部
611期
地球正慢慢暖化,南北極的冰層範圍也正逐年減少。除了海冰減少以外,儲存於永凍土(permafrost)中的二氧化碳、甲烷、遠古細菌與病毒,也可能隨著永凍土的融化而被釋放;此外,永凍土中的有機化合物也可能被釋出。
永凍土
單萜烯
倍半萜烯
雙萜
有機化合物
輻射
地球暖化
2020.11.01
從牙齒揭露史前巨齒鯊的體型
作者 / 編輯部
611期
現已滅絕的巨齒鯊(Carcharocles megalodon)曾是海洋中最大的鯊魚,由於體型非常巨大且兇猛,常被作為電影的題材,而2018年好萊塢電影《巨齒鯊》(The Meg)更是直接將牠拔擢為主角明星,也使人們對於這個已經絕種的海...
巨齒鯊
海洋生物
牙齒
化石
鯊魚
尖吻鯖鯊
長鰭鯖鯊
鼠鯊
大白鯊
太平洋鼠鯊
2020.11.01
觀看電視上的自然風景,還能改善負面情緒?
作者 / 編輯部
611期
在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的一項研究中表示,在家中觀看自然風景節目也具有提振心情、減少負面情緒的效果!
大自然
情緒
VR眼鏡
互動式圖像
2020.11.01
特定基因的突變,可能讓你對魚腥味不敏感
作者 / 編輯部
611期
魚有一種魚味,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日前,來自冰島的一項人類嗅覺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顯示:有些人的某個特定嗅覺基因突變,使魚腥味變得不那麼強烈。
嗅覺
基因
全基因組關聯分析
三甲胺
TAAR5基因
OR6C70基因
OR52D1基因
2020.10.01
一點都不溫暖,古代的火星可能是顆冰球?
作者 / 編輯部
610期
火星表面充滿山谷網絡,使它看起來總是傷痕累累的樣子。為了解開火星山谷成因之謎,科學家也提出了許多針對古代火星地理環境的猜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溫暖又潮濕的古代火星假說(warm and wet ancient Mars...
火星
冰蓋
生物
地球
環境
2020.10.01
小腦其實並不小,甚至超乎想像
作者 / 編輯部
610期
小腦的位置靠近腦幹及後腦皮質區下方,負責提供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及味覺等五種感官訊息,同時也與疼痛、運動、思想和情感有關。
小腦
大腦皮質
人類行為
認知
認知皮質區
2020.10.01
大氣環流變化 可能使冬季的白令海冰減少?
作者 / 編輯部
610期
近十年來,由於人為活動致使的二氧化碳排放,使得北極海冰在夏季時融化速度加劇。
二氧化碳
泥炭地
氧同位素
氣候
有機化合物
2020.10.01
哺餵母乳能降低媽媽罹患糖尿病風險
作者 / 編輯部
610期
來自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的研究團隊分析流行病學報告後發現,對於曾經哺乳母乳的媽媽來說,即使在孩子斷奶後的數十年,也能降低媽媽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
母乳
糖尿病
葡萄糖
胰島素
2020.09.01
對抗老化要先瘦肚子
作者 / 編輯部
609期
臺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年長者的健康問題與老化所帶來的影響一直是大家所關注的議題。
老化
免疫系統
嗜酸性白血球
巨噬細胞
脂肪
2020.09.01
游得像水獺而不是蝌蚪 原來我們誤解了精子的運動方式...
作者 / 編輯部
609期
顯微鏡的發明讓人類得以一窺肉眼看不見的微觀世界,自17世紀雷文霍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以顯微鏡觀察自己的精子以來,人們一直深信精子是藉由尾巴的左右對稱性擺動前進,不過近期一項發表在《科學進展》(...
精子
生殖
不孕症
2020.09.01
尼安德塔人可能對疼痛比較敏感
作者 / 編輯部
609期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會感受到疼痛?疼痛感由專門的神經元負責傳導,當這些神經元的鈉離子通道(Nav1.7)接收到可能傷害人體的訊息時,便會引發神經衝動,將訊息傳送到大腦,使我們感受到疼痛。
鈉離子通道
演化人類學
神經元
胺基酸
尼安德塔人
2020.09.01
無味的世界 新冠病毒如何造成嗅覺失常?
作者 / 編輯部
609期
嗅覺喪失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症狀之一,但為什麼病毒會造成此現象仍是一個謎團,在今(2020)年7月,來自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研究團隊有了一項新發現。
COVID-19
ACE2蛋白
嗅覺
感覺神經元
2020.09.01
利用基因轉殖降低病媒蚊數量
作者 / 編輯部
609期
炎炎夏日是病媒蚊的好發時節,除了被叮咬後會產生的不舒適與搔癢感,蚊蟲也可能將病原體傳播給人類,部分人士在蚊子叮咬後甚至會引起急性過敏反應。
基因轉殖
埃及斑蚊
茲卡病毒
登革熱
性別
Nix基因
同型性染色體
2020.08.01
來自外太空的新朋友 肉眼可見的新彗星!
作者 / 編輯部
608期
今(2020)年3月27日,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廣角紅外巡天探測衛星(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WISE),觀測到一顆從未被發現的彗星C/2020 F3 (NEOWISE),它又被稱為尼歐懷茲彗星(Comet NEOWISE)。
尼歐懷茲彗星
逆行彗星
彗星
天文
2020.08.01
山崩會引起地震嗎?
作者 / 編輯部
608期
地震會造成山崩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但山崩會造成地震嗎?
地震
山崩
莫拉克颱風
氣候變遷
2020.08.01
空氣汙染會提升嬰兒死亡率?
作者 / 編輯部
608期
近期,源自於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沙塵暴穿越大西洋,襲擊美國加勒比海地區,重創了城市交通與生活。
沙塵暴
空氣汙染
兒童健康
衛生政策
2020.08.01
深海中的火山如何爆發?
作者 / 編輯部
608期
地球的陸地及島嶼上共約有1900座活火山,而海底火山數量更多,目前仍沒有確切數量資料。廣大的海洋中有很多區域尚未被開發,因此大多數海底火山噴發時,我們不知道也沒有任何過程紀錄。
火山
哈佛勒海底火山
海水酸鹼度
熱對流
生態平衡
2020.08.01
冥府行星不再只是假想天體?
作者 / 編輯部
608期
氣態巨行星(gas giant)是一種主要由氫氣與氦氣所組成的行星,太陽系中的木星與土星就是典型的例子。
氣態巨行星
冥府行星
海王星
TOI 849b行星
類地行星
2020.08.01
照射紅光可改善老年視力衰退
作者 / 編輯部
608期
人眼的視力及視網膜敏感度會逐漸隨著老化而下降。為了改善這個問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發布的新研究指出,人眼在照射特定波長的紅光後,可明顯改善視力衰退問題。
視網膜
感光細胞
錐細胞
紅光
粒線體
老化
2020.06.29
海平面上升影響紅樹林存亡
作者 / 編輯部
607期
紅樹林(mangrove)是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對於近岸地帶(littoral zone)的保護及海水和空氣淨化等方面功不可沒。紅樹林甚至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減少溫室氣體。但由於全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紅樹林的存亡也...
紅樹林
生態
海平面上升
氣候變遷
2020.06.29
懷孕期間腸內菌重要性?
作者 / 編輯部
607期
體內微生物菌群可能存在於皮膚、口腔、呼吸道、腸道及泌尿道等部位,當壞菌多於好菌時,可能造成菌相失衡引發感染風險。但其實,人體大部份的微生物菌群集中在體內腸道,與營養吸收和免疫系統息息相關。
懷孕
微生物菌群
腸道菌群
2020.06.29
地球與太陽的攣生兄弟? 位於適居帶的系外行星
作者 / 編輯部
607期
系外行星又有新發現。近期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ar System Research),發現距離地球約3140 光年外的恆星Kepler-160,周遭可能有與地球相似的行星。此行星位於適居帶(...
系外行星
Kepler-160
KOI-456.04
太陽
地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資料總數:578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