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編輯室
捍衛安全價值
「早穿皮襖午換紗,抱著火爐吃西瓜」,實際走訪一趟沙漠地區後發現此話所言不假。儘管沒有踏上古稱西域的邊境新疆,不過,穿梭在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必經的河西走廊、現今的甘肅地區,其大陸型溫帶沙漠氣候對於長時間居住在副熱帶及熱帶地區的島國──臺灣,是一難忘的經歷。
為華夏文明發祥地的甘肅,於歷史或地理課本講述中國的章節中皆佔有篇幅不小的介紹。西漢時期,張騫出發開拓河西走廊,進而開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絲綢之路;如今,坐落在河西走廊地域包括蘭州、武威、張掖、酒泉和敦煌,由於所涵蓋範圍大部分位於甘肅,因此,又被稱作為「甘肅走廊」。
作為河西走廊前往絲綢之路的要道上,武威的擂台漢墓、張掖的丹霞地貌、嘉峪關的城樓要塞和敦煌的鳴沙山、莫高窟等,成史地人文的交織。不僅如此,城市各自富饒特色、不盡相同的沿途風景,更串起甘肅的獨樹一格。然而,隨著中國的大興改革,城市中已由充滿當地特色的古式建築,轉變成西方式的高樓大廈。
但是,大樓的建造堆疊,也意味著所伴隨地震風險的增加,相較於低矮的平房建築,需要更多、更嚴謹的規範,才能防止天災帶來的危害。今(2019)年,是臺灣發生集集地震後的20年,細細檢視這些年間,政府單位與科學家無不為地震努力,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的修訂、地震預警系統的使用和地震斷層帶的研究等,就是期望當地震再造次臺灣時,人們能有餘力自救,免於或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
高樓,起承著一座城市的發展,卻不足以代表一代文明的前進。大興建築的背後,如果無法跟上生活的底蘊,碩大的建設仍如金玉其外的空殼,塗上一抹自欺欺人的假象。更何況,若禁不起地震或火山等天災的考驗,又將何足證明,是以保障人身生命為濫觴、以全民福祉為目標?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