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12 月氣溫遽降,冷氣團襲臺,路上行人各個穿上大衣、羽絨衣,手套、毛帽也都戴上了。我們的生活依賴著氣象預報,並從而得知明天需不需要帶傘、是否該多穿幾件等。
常常有人會抱怨「報不準」,或是認為「明天有60%的降雨機率」降雨機率很籠統,但當我們了解氣象預報員預測天氣的方法後,就會明白天氣預報要百分之百正確依目前的技術來說是有難度的。氣象是千變萬化的,資料一點點小小的差異,就會影響預報的結果,若再遇上夏日突如其來的午後雷雨、龍捲風等,則只能等到雷達迴波出現對流風暴的跡象,才能做出預判。
本期請到中央氣象局預報員,為大家介紹從傳統人力氣象預報到電腦預報作業的流程;即時天氣預報、極短期天氣預報與短期氣候預報方式;以流體力學方程式為基礎,利用數值方法進行的「數值天氣預報」。另外,《科學月刊》本期訪問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聖嬰現象專家余進義教授,談談氣象界21 世紀發現的新型聖嬰現象──「中太平洋聖嬰現象」,余教授長期研究中太平洋聖嬰現象,並曾發表文章提出新型聖嬰現象形成原因,同時他也提到這對人類的生活有著極大的影響。
除了天氣預報之外,本期也有許多與「地」相關的地科文章。本刊邀請中央大學地科系教授顏宏元介紹他們的最新研究,研究團隊發現,大眾運輸捷運系統,對於地磁觀測有明顯的影響,在他們的研究中,體現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精神。
另外在2017 年10 月底、11 月初時,Science 期刊一項研究表示,全球強震與地球自轉規律相關,進而推論未來大地震將更頻繁,亦請到中央大學地科系講座教授馬國鳳等人對介紹此研究,同時也提出一些建議。
(編輯部)
4 顯影
6 非關科學:海報褪色的秘密/王韻青
7 非關科學:意識的定義與本質/郭家銘
8 News Focus:分解塑膠碎片的海洋生物/掠食者獨特的面孔具相對應的行為特徵
9 News Focus:黑洞磁場比預期要弱上許多/眼神接觸有助親子腦波同步
10 News Focus:木衛二表面也有「板塊」隱沒帶?/神經細胞類型與腦部疾病的連結
11 News Focus:國際太空站發現微生物聚落/可探測新的物質相位與特性的量子模擬器
12 評 論:地球自轉與地震活動—人們預防震災的作為,應受地震頻率影響嗎?/潘昌志、馬國鳳
16 評 論:以非破壞性方式窺見胡夫金字塔內部/張敏娟
18 解 數:談電腦輔助證明/游森棚
20 理 物:世界的形狀—宇宙的故事/余海峯
24 生 動:認識受脅物種紅皮書名錄/楊正雄 、曾子榮
28 變 化:一體兩面的健康調撥—你所不知道的生酮飲食/葉秋莉
32 天 地:跨年夜的捷運影響地球磁場?—大眾捷運系統造成地球磁場觀測的擾動/顏宏元、陳界宏
38 封面引言
40 封面故事一:才不是擲笅算出來的呢!—精緻化的現代氣象預報/謝佩芸
46 封面故事二:天氣預報的延伸—短期氣候展望/李明營
52 封面故事三:風雨將臨—從多重時空尺度的天氣預報到即時天氣預報/黃椿喜
58 封面故事四:用電腦做天氣預報是什麼碗糕?—淺談數值天氣預報/洪景山
64 封面專訪:從傳統聖嬰現象到新型聖嬰現象—聖嬰現象專家:加州大學余進義教授專訪/文詠萱
66 科技新知:應用在AI、5G 的先進製程技術: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曲建仲
68 精選文章:有機廢棄物再利用及快速處理技術之發展/陳仁炫
74 專 訪:埋下不設限的種子—蔡沛學專訪/李依庭
78 書 摘:《燒杯君和他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