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編輯室
近年來影音串流平台興起,每月只要支付少少的訂閱費用,就可以無限觀看平臺上的任何影集或電影。而我最近也Netflix中毒,影片一部接著一部觀看,不亦樂乎。其中,在去(2021)年底上線的《千萬別抬頭》(Don't Look Up)更是造成一股討論風潮。在片中,各種令人啼笑皆非、光怪陸離的橋段,諷刺了現今的政治與社會中的許多現象。
在《千萬別抬頭》的劇情中,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彗星將在6個月後撞擊地球,但可笑的是,即使科學家四處奔走,有權力的政治人物、財閥與民眾們卻仍無所作為,最終的結局可說是諷刺到了極致。許多看過本片的觀眾,甚至是飾演本部電影的演員都認為這部片能夠多少喚醒大眾對於科學議題的關注,但事實真是如此嗎?這個問題實在值得深思。
而在電影中也道出了科學家及科普從業人員的無力。有時即便科學事實擺在眼前,仍難以取信於眾人,甚至在有心人士的操控下,科學反而被妖魔化為陰謀論。更諷刺的是,因網路社群平台的興起,各種莫名其妙甚至毫無根據的言論,或是內容農場的文章等反而被視聽大眾們當真(看看YouTube上各種奇怪的「知識型」或「說書」影片,以及電視上許多令人無言的談話節目等)。
即便各種偽科學或缺乏證實的謠言不斷在社群媒體間流竄,但所幸仍有許多人願意花時間研究、整理、分享,並將真正的科學知識轉譯給大眾。《科學月刊》能在傳遞科學事實的道路上前行超過半世紀,與臺灣許多認真經營科普傳播的夥伴們一同努力。雖然追求真理的道路充滿荊棘,但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以及讀者們的支持之下,真理或許終將戰勝那些無稽的蜚語!
主編 謝育哲
01 目錄走編
News Focus
04 擋風玻璃上的雨滴怎麼跑?/全球暖化將導致季節性過敏更加嚴重?
05 亞馬遜雨林的「韌性」正在漸漸下降?
封面故事
06 封面引言
08 封面故事一:結合生物學、統計學、資訊學的科學 生物資訊是什麼?/林志鵬
14 封面故事二:用程式寫未來的精準醫療 生物醫學資訊科技帶領醫療數位轉型/張明台
20 封面故事三:以「次世代定序」完成精準醫療,更能協助生命科學領域的探索/趙盈婷、許藝瓊
26 封面故事四:學習生物資訊學要具備哪些能力?李御賢教授專訪/採訪撰稿|林翰佐
顯 影1
32 唐水蛇/李昌霖
思辨之評
34 千萬別說《千萬別抬頭》有幫科學說了什麼/黃俊儒
36 這樣的內容可以嗎?科學報導和科普著作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鄭宜帆
專 欄
40 格物致知:電子顯微鏡:揭開肉眼看不見的世界/路易吉.拉斯波里尼(Luigi Raspolini)、譯者|勀傑科技專業團隊
46 生生不息:狼心狗肺不是夢!將豬心裝進人的身體?人類對異種器官移植的野心即將成功?/蔣維倫
52 潛移默化:從食物搭配理論出發,了解餐桌上的風味科學/廖建勛
58 物換星移:丈量宇宙幾何:歐幾里德太空望遠鏡/林彥興
顯 影2
64 胡椒屬.續篇/植業病
精選文章
66 為什麼沒有物種可以演化出超級能力?/許家偉
72 彎道車禍:藏匿在你我身邊的魔鬼!/林妙秦
78 書 摘:《拿破崙的鈕釦》
80 訂閱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