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0.09.15
治療腦損傷的新曙光
作者 / 編輯部
465期
大腦是人體各種功能的控制中心,一旦有所損傷,就可能會對身心造成難以復原的影響,甚至失去意識、語言或行為能力等。
大腦
生物科技
慢性創傷性腦病變
腦損傷
神經病理學
多巴胺系統
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
2020.09.15
強化認知功能的腸道微生物組成
作者 / 撰文|趙書屏。
465期
腸道微生物組與中樞神經系統間的雙向溝通,亦稱作微生物群-腸-腦軸,在調控腦部功能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腸道
微生物
中樞神經系統
認知功能
2020.09.15
聚焦超音波於腦腫瘤的應用
作者 / 撰文|魏國珍。
465期
惡性腦瘤是一種影響國人健康至鉅的疾病,確診後平均餘命僅約一年半,且因腦部特有的血腦障壁(blood– brain barrier, BBB)阻礙藥物傳遞,因此雖經積極治療但預後仍差。
腦瘤
血腦障壁
超音波
非侵入式聚焦超音波
奈米藥物
2020.09.15
解開神經細胞調控的分子生物機制
作者 / 撰文|朱亞成。
465期
運用外部刺激來進行神經調控,一直是臨床醫師在面對腦部創傷和疾病時,想嘗試的治療手段。即便這方法的療效沒有太多分子機制佐證,各國仍不斷有臨床上的嘗試,也根據個別的臨床條件宣告某些療效。
腦部
神經調控
神經元
酸敏感離子通道1a
粒線體
神經突
光遺傳學
2020.09.15
系統與計算神經科學的邂逅
作者 / 撰文|羅中泉。
465期
人腦是個極度複雜精巧的計算裝置,可以對各種知覺的輸入做學習、記憶、決策與反應,這些功能多透過數百億個神經元間的交互作用達成。計算神經科學(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即是研究神經元如何產生訊號,以及神經...
神經科學
計算神經科學
神經元
神經網路
系統神經科學
2020.09.15
經顱磁刺激對動作障礙的臨床應用
作者 / 撰文|趙啟超。
465期
神經或精神疾病,常涉及大腦電氣活動或神經網路功能異常,而利用腦部刺激來研究腦生理學及診斷治療神經精神疾病,一直被認為是深具潛力及優勢的策略。
腦生理學
腦神經
顱磁刺激
神經精神疾病
2020.09.15
治療罕見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可行方向
作者 / 撰文|楊尚訓。
465期
神經退化性疾病,在臺灣約佔罕見疾病的三分之一。許多此類疾病目前並無根治的方法,大多僅能進行症狀治療,不但嚴重影響病人的神經相關功能,甚至對病人生活品質以及家庭與社會在長期照顧上,都形成無法想像的負擔。
神經科學
神經退化性疾病
蛋白質
小腦萎縮症
核苷酸
遺傳性神經病變
2020.09.15
【登革熱防治的回顧與前瞻】深入明瞭登革熱的病徵、傳...
作者 / 董宗華、黃詩涵、鍾昇達、顧家綺、金傳春
466期
多年來,新北市與臺中市較少發生登革熱流行,因此警覺性與防疫備戰力不足,各於2018年發生本土登革熱群聚。2019年,新北市更首次出現本土屈公病(chikungunya fever)群聚,顯示白線斑蚊在該市仍有傳播風險;同年高雄市...
登革熱
流行病學
白線斑蚊
埃及斑蚊
COVID-19
病毒傳播
病媒蚊
防疫
2020.09.14
萬人血清抗體檢測計畫的研究倫理爭議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副研究學者,前成功...
466期
此次臺大公衛團隊與彰化縣衛生局合作的萬人血清抗體檢測計畫,在研究倫理審查方面引發些許爭議。從目前資訊及各方說法來看,先說結論,臺大團隊是否應該把彰化縣衛生局的採檢視為研究的一部份,面臨兩難。如視採檢為研究...
臺大公衛
彰化縣衛生局
研究倫理
倫理審查
血清
抗體
檢測
2020.09.10
眼見為憑:以影像技術觀察大腦神經連結
作者 / 撰文|朱士維。
465期
自從西班牙病理學家拉蒙.卡哈爾(Santiago Ramón y Cajal)透過硝酸銀染色法與光學顯微技術描繪神經圖譜,確立個別神經細胞的存在以來,創新的觀察技術在神經科學的發展可說扮演關鍵角色。
神經細胞
神經科學
磁振造影
硝酸銀染色法
光學顯微技術
2020.09.10
透過顱內電生理和fMRI瞭解人類認知
作者 / 撰文|吳仕煒。
465期
本質上,神經科學對於人類大腦的瞭解,受限於量測大腦活動的技術和它的訊號品質。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出現,將大眾對人類認知功能背後神經機轉的瞭解推向新的境界。
功能性磁振造影
神經科學
癲癇
認知功能
2020.09.10
生理時鐘和睡眠:晝夜節律的重要性
作者 / 撰文|陳柏熹。
465期
《莊子》〈讓王〉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這正是自1900年代迄今科學家不斷研究的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2017年諾貝爾生醫獎亦與晝夜節律的基因研究有關。
睡眠
生理時鐘
快速動眼期
睡眠障礙症
2020.09.10
對抗復發腦癌-從分子到高階影像
作者 / 撰文|陳品元。
465期
癌症的治療,近十年因標靶與免疫藥物的突破而有長足的進步,但這樣的好事並沒有發生在惡性腦瘤的患者身上。截至目前為止,就算接受標準治療,惡性腦癌病人的五年存活率(five-year survival rate)仍小於10%,其中最重...
腦癌
腦瘤
腦癌細胞
前列腺素E2
生物標記
類固醇
甲基化
2020.09.10
神經膠細胞於大腦健康與疾病的角色
作者 / 撰文|李怡萱。
465期
在「浩瀚複雜」的腦海中,無論是長距還是短距的神經連結傳導,都決定了人體器官和系統的健康運作,以及人類行為活動的多樣態(polymorphous)風貌。
神經科學
神經膠細胞
神經元
微膠細胞
憂鬱症
神經免疫機制
寡樹突膠細胞
2020.09.10
以臨床與醫工揭開神經調控的面紗
作者 / 撰文|李政家。
465期
神經調控(neuromodulation),一直是神經科學領域裡相當神祕的部份,它的原理是在神經系統的某些區域,以電刺激對神經功能進行誘導和抑制,進而讓許多神經功能得以促進或維持。
神經調控
帕金森氏症
神經調控
脊椎刺激器
醫學
2020.09.10
找出大腦發育問題癥結
作者 / 撰文|周申如。
465期
哺乳動物的大腦相當複雜,它掌管感官與動作行為,並整合學習、記憶、認知和意識。
大腦
神經細胞
微機電系統
基因組定序
思覺失調症
自閉症類群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血球細胞
2020.09.10
靈長類動物的神經研究
作者 / 撰文|陳志揚。
465期
想瞭解人類如何感知世界、思考以及轉化為行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研究其他靈長類動物,因為牠們在演化上與人類最為接近。在國外,靈長類研究領域非常廣泛,尤其是神經科學領域,從基本的感覺、運動乃至於認知、語言與疾病...
靈長類動物
神經科學
瞳孔
上丘
演化
獼猴
狨猴
腦波
2020.09.10
發展腦神經科技於疾病預防、診斷與治療
作者 / 撰文|柯立偉。
465期
近年來,全世界積極推動「智慧醫療」跨領域研究。正值創新醫療與跨領域學術應用蓬勃發展之際,此次研討會邀請國內神經科學家與知名臨床醫師,分享有關智慧醫療的跨領域研究成果。
神經科學
智慧醫療
偏頭痛
腦波
擴增實境
2020.09.10
增生療法如何解決疼痛問題?
作者 / 撰文|韓德生。
465期
增生療法(prolotherapy)是利用局部注射葡萄糖水修復軟組織(如肌肉、肌腱、肌膜、韌帶、關節與神經等)和處理疼痛的一種治療手段,它的歷史悠久且有一定的功效。
增生療法
腕隧道症候群
椎間盤
軟組織
張拉共構體
2020.09.10
omega-3脂肪酸如何介導身心健康?
作者 / 撰文|張倍禎。
465期
憂鬱症的病理生理基礎——單胺氧化酶理論(monoamine hypothesis),對於病因的探究和創新治療的發展已走到盡頭。
omega-3
憂鬱症
單胺氧化酶理論
精神醫學
營養精神醫學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失智症
β澱粉樣蛋白
2020.09.10
「看見」記憶
作者 / 撰文|謝育哲/《科學月刊》編輯。
465期
「一個好的科學家並非只是以追求發表國際級的論文為目標;他們真正在追求的其實是真理。」這是江安世於2007年榮獲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時,在受訪影片中對科學家研究精神所下的註解。
大腦
記憶
神經傳遞圖譜
蕈狀體
肯氏細胞
嗅覺
多巴胺
超解析顯微鏡
X光三維斷層掃描技術
2020.09.10
分辨水腦症與失智症的臨床與核醫技術
作者 / 撰文|陳科廷。
465期
水腦症(hydrocephalus),即腦裡面有「過多的水」, 這些水就是腦脊髓液(cerebrospinal fluid)。
水腦症
腦脊髓液
原發性常壓水腦症
核醫影像
退化性失智症
2020.09.10
話什麼神經?閱讀、語言, 都是大腦的神奇傑作
作者 / 郭羽漫/本刊特約編輯。
465期
說到臺灣本土的科普譯作,許多人腦袋裡一定會出現的名字,就是洪蘭。從早年與丈夫曾志朗合譯的《心理學實驗研究法》(Experimentation In Psychology),到千禧年以降的《教養的迷思》(The Nurture Assumption)、《詞...
科普
腦科學
神經科學
生命科學
認知心理學
語言學
認知語言學
2020.09.10
臺灣神經科學家攜手成立聯盟 推動腦庫及精神神經疾病...
作者 / 編輯部
465期
臺灣神經科學聯盟將於9月11∼13日在中研院舉辦「第一屆臺灣神經科學聯合學術研討會」,期許透過此活動帶動跨領域研究風氣。
神經科學
臺灣腦庫
精神疾病
神經退化疾病
腦科技
2020.09.01
對抗老化要先瘦肚子
作者 / 編輯部
609期
臺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年長者的健康問題與老化所帶來的影響一直是大家所關注的議題。
老化
免疫系統
嗜酸性白血球
巨噬細胞
脂肪
2020.09.01
游得像水獺而不是蝌蚪 原來我們誤解了精子的運動方式...
作者 / 編輯部
609期
顯微鏡的發明讓人類得以一窺肉眼看不見的微觀世界,自17世紀雷文霍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以顯微鏡觀察自己的精子以來,人們一直深信精子是藉由尾巴的左右對稱性擺動前進,不過近期一項發表在《科學進展》(...
精子
生殖
不孕症
2020.09.01
尼安德塔人可能對疼痛比較敏感
作者 / 編輯部
609期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會感受到疼痛?疼痛感由專門的神經元負責傳導,當這些神經元的鈉離子通道(Nav1.7)接收到可能傷害人體的訊息時,便會引發神經衝動,將訊息傳送到大腦,使我們感受到疼痛。
鈉離子通道
演化人類學
神經元
胺基酸
尼安德塔人
2020.09.01
無味的世界 新冠病毒如何造成嗅覺失常?
作者 / 編輯部
609期
嗅覺喪失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症狀之一,但為什麼病毒會造成此現象仍是一個謎團,在今(2020)年7月,來自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研究團隊有了一項新發現。
新冠肺炎
COVID-19
ACE2蛋白
嗅覺
感覺神經元
2020.09.01
利用基因轉殖降低病媒蚊數量
作者 / 編輯部
609期
炎炎夏日是病媒蚊的好發時節,除了被叮咬後會產生的不舒適與搔癢感,蚊蟲也可能將病原體傳播給人類,部分人士在蚊子叮咬後甚至會引起急性過敏反應。
基因轉殖
埃及斑蚊
茲卡病毒
登革熱
性別
Nix基因
同型性染色體
2020.09.01
小而精巧的生命痕跡─昆蟲標本
作者 / 楊曼妙。林聖豐。廖一璋。
609期
昆蟲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類群,具有可觀的生物多樣性,製作標本是生物學家研究昆蟲的重要形式之一。昆蟲標本的製作方式,可根據昆蟲的特性、大小及研究面向等,分為浸液標本、針插標本及玻片標本等。標本製作完成後還需替...
昆蟲
標本
動物
生物
針插標本
玻片標本
浸液標本
«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資料總數:5017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