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5-04-02說出一口好知識!枋寮高中podcast實作研習 665 期

Author 作者 林品婕/本刊專案經理

說出一口好知識!
枋寮高中 podcast 實作研習

臺灣 podcast 產業於 2019 年迅速發展,並在 2020 年迎來爆發性成長,因此 2020 年又被稱為「臺灣 podcast 元年」,多元節目類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其中教育類別數量更占據節目類型前三名〔註〕。因此,「podcast 節目製作」為星火相傳計畫長期推廣的科學表達課程,也是許多合作學期待帶給學生的創作經驗。屏東縣枋寮高中則是選擇以教師研習的方式,為自然科教師賦能。

〔註〕詳細內容見《SoundOn 2023 年度聲音經濟報告書》。

113學年度上學期,我們邀請《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蔡宇哲擔任講師,分享以聲音傳播科學的經驗談(詳見《科學月刊》661 期)。下學期同樣延續 podcast 主題,邀請星火相傳計畫合作講師、《腦波酒坊》節目製作人沙珮琦擔任講師,帶領枋寮高中教師體驗 podcast 節目從企劃發想、大綱撰寫到實際錄音的過程。

重點不在類型,而在人味

沙珮琦先以 podcast 產業趨勢作為開場,並分享統計數據表示,podcast 收聽年齡層主要落在 23~44 歲,雖然與高中生年齡有些差距,但仍可能成為未來的潛在聽眾。若學生能提早接觸 podcast,將有助於提升未來與大眾溝通的能力。

為了讓臺下老師有效理解知識轉譯的流程,沙珮琦巧妙地轉化成「知識大廚的料理步驟」,逐步拆解知識型節目的製作流程,並強調比起節目類型,podcast 聽眾最在意的是節目的「人味」,也就是創作者個人的風格與特性。因此,即便是 podcast 新手,只要內容有趣且具有獨到敘事方式,也有機會在眾多節目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聽眾。

 

 

從構思到實作,老師的 podcast 初體驗

分享完基礎概念,接著是實作環節。大多數老師從自身專業出發,構思節目名稱及單元主題,例如物理老師將節目名稱取為〈物理一生〉,諧音「誤你一生」展現幽默;而地科老師則取名〈石石科科〉,節目核心主軸是分享石頭的科學。

活動最後,每位老師用手機錄製一小段節目內容,完成 podcast 錄音體驗。在分享環節,老師聽著彼此有些生澀卻堅定的錄音檔,害羞之餘,也藉由聲音認識同事間的不同面貌。生物老師逗趣的開場,將主持人角色詮釋得活靈活現;化學老師溫柔沈穩的聲線,彷彿小時候熟悉的說故事節目主持人;更有老師事後表示研習氛圍很歡樂,還有學到很實用的技能,收穫很多。

 


製作 podcast 節目的門檻與成本不高,僅需要一支手機即可完成,十分適合作為傳播知識的入門磚。期待這次研習能帶給老師不同的啟發和體驗,未來無論是自己錄音,或是在課堂上陪伴學生一起創作,都能享受知識轉譯的樂趣,在「講」科學的過程中有所收穫。

學校師生心得分享,詳見《科學月刊》2025年5月號(665期)。 


🌟 科學的星火,已在各地悄悄點燃 🌟

 

若您對我們的活動有興趣,也認同「星火相傳」計畫,歡迎加入我們,成為點亮星火的人,將相關活動與計畫分享給教學現場的教育工作者,或是關注科學推廣的人。

 

👉 點我認識「星火相傳計畫」

 

無論您是學校/企業/一般民眾,歡迎填寫合作意願單,共同為科學教育努力!


✏️ 合作意願單:https://forms.gle/8x39m4SYVATBhLHa6
💪 支持「星火相傳」計畫:https://neti.cc/d6lRVGW


聯絡信箱:scistar@scimonth.one

信件標題請註明:「星火相傳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