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3-09-27基因編輯的多重宇宙——科普講座回顧

Author 作者 科學月刊業務部

今(2023)年2月,《科學月刊》第 638 期以〈現代育種學〉為題,以傳統育種為始,進一步介紹新興精準育種技術,一步步帶領讀者認識育種學的發展,為基因編輯系列活動揭開序幕。



為促進民眾了解基因編輯技術帶給全球農業、環境及人類社會的助益,《科學月刊》與美國黃豆出口協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東臺傳播公司合作,分別於臺北、臺中、高雄辦理「基因編輯的多重宇宙—影片放映暨映後座談」活動,藉由播映科普影片《基因啟示》及映後專家座談,提高社會對基因編輯議題的正確認知。


有鑒於於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層面廣泛,本系列活動邀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洪傳揚教授、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龔紘毅副教授、中興大學園藝系潘怡君副教授、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凌嘉鴻助研究員擔任座談嘉賓,橫跨農業、養殖漁業、醫療等領域探討該技術對生活的影響。

與會嘉賓:龔紘毅老師(左)、凌嘉鴻老師(中左)、潘怡君老師(中右)、洪傳揚老師(右)。


專家對談環節由《科學月刊》總編輯林翰佐擔任主持人,針對該主題帶來更深入的討論。有民眾提出專業技術研究問題,為這場活動知識量充值;有學校老師詢問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考量,反映多數民眾的擔憂;更有國小孩子積極提問,令講師及現場民眾驚豔不已。

多元面向的討論皆顯示民眾對基因編輯的高度關注,加上目前歐盟已放寬對部分基因編輯作物的限制,說明該主題是目前社會不得不正視的議題。面對新興科技,很多時候並沒有真正的解答,如同林翰佐總編所言:「這也是為什麼需要辦理活動的原因。」科學家能做的是將原理、優勢、安全性評估及風險告訴民眾,而將最後的選擇留給民眾。

問答環節,現場民眾與主持人(中)熱烈提問、互動。


本系列活動也結合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廣邀地方中學校踴躍參與。其中,高雄道明中學在主任與老師的協力推廣之下,共有72位高一學生參與高雄場活動,老師與同學更在Q&A環節踴躍發問,展現南台灣校園的熱情。活動結束後,我方也贈與每位同學一本《科學月刊》雜誌,期待同學能在日常生活中,持續保有對科學的好奇。

 

道明中學校友潘怡君老師與學弟妹合影。


臺北場臉書回顧:作物更營養、魚類肉多多,怎麼辦到的?
臺中場臉書回顧:醫療、農業、環境的造浪者
高雄場臉書回顧:不敢相信!動植物的健康和增產都能靠它?

主辦單位|美國黃豆出口協會
合辦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媒體協辦|科學月刊、東臺傳播

▸ 更多科普活動合作,請來信 scimoth@scimont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