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
文章專區
2019-03-01空間膨脹如何影響可觀測宇宙
591 期
Author 作者
李沃龍/目前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研究興趣主要在宇宙學相關的議題。
宇宙學是研究宇宙整體起源與演化的特殊物理科學。由於宇宙獨一無二的特性,宇宙學與其它物理學門最顯著的不同就是:人們只能透過觀測並建構理論模型來理解宇宙的起源與演化,無法重覆其它實驗驗證關於宇宙的理論假設。空間膨脹指的是宇宙中任意2觀測者間的距離隨時間累計而增加的現象,這個概念是現代宇宙學主流學說大霹靂(Big Bang)模型的基礎,其具體表現就是所謂的哈伯-勒梅特定律(Hubble-Lemaître law):遙遠星系的退行速度(recession velocity)與它們和地球間的距離成正比,愈遠離地球的星系,其退行速度就愈大。
由於重力作為自然界的基本作用力,本質上並不穩定,就邏輯而言,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擴張是以廣義相對論描述重力,並將其運用於大尺度時空的必然結論。但愛因斯坦在1917 年發表的宇宙學論文中,由於欠缺實際證據而拒絕動態宇宙的觀念,引入自創的宇宙常數(cosmological constant)建構出符合靜態宇宙模型,直到多年後才自承錯誤。經過一個世紀的科技進展,大霹靂宇宙已成為現代公民的基本科學素養。
宇宙紅移和時間膨脹
空間膨脹對觀測最直接的衝擊是,其改變人們所測量到來自遙遠天體的光波波長:由於光波隨著空間擴張被拉扯,整個波長展延偏向電磁波譜的紅色端,這個現象稱作宇宙紅移(cosmological redshift)。一般所觀察到的波長擴增量相對於原波長的比例稱為紅移(圖一)。
宇宙紅移會影響人們對時間流速的測定。當觀測遙遠的天文事件時,會發現事件的進程受空間擴張的影響而變慢,稱為「時間膨脹效應」。假設某遙遠天體在某個時刻朝地球的方向發出一道連續的電磁脈衝,根據狹義相對論,電磁波在真空中以有限的固定光速傳播。當此電磁脈衝穿越廣闊太空時,空間中任2點間的距離已擴大,使得每個脈衝訊號需耗費更多時間才能抵達觀測者,造成脈衝振盪的週期變長,所測得的事件進程增加時間,相較於事件發生處原始進程時間的比例,恰與紅移量一致(圖二)。因此,事件發生的位置愈遠,所測得的事件進程就愈緩慢,此現象已在遙遠超新星事件中被證實。
圖一:遙遠天體發出波長為λ的光波,由於受到空間膨脹的拉扯,所觀測到的波長延伸成λ0。波長的擴增量(λ0-λ)比上原波長即為紅移z。
著名的天文學家茲威基(Fritz Zwicky)曾於1929年提出了一個古怪而有趣的概念──光線老化(tired light),並試圖將宇宙紅移的現象歸因於「光線穿越靜態空間需耗費大批能量,導致觀測到的都是疲累不堪且波長已被延展的電磁波」,而非空間膨脹的效應。倘若採納此假說,就有必要解釋為何波長迥異的光源具有相同的紅移,而疲憊的光線也難以闡明上述超新星爆發的時間膨脹效應。......【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