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07-01從水神話談人們為何輕易相信偽科學? 595 期

Author 作者 陳仁祥/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楊惟凱/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

在科學對抗偽科學的歷史上,去(2018)年絕對是值得紀念的一年,原因是2位美國名人相繼從偽科學堆疊出的高台上墜落。第一位是楊恩(Robert O. Young),他自稱擁有高學歷和醫師專業並以「酸鹼體質」理論聞名,此理論也造成人們時有耳聞吃肉體質會偏酸、吃菜體質會偏鹼等錯誤概念。不僅如此, 他進一步應用此理論說服許多癌症患者放棄正規治療,改採鹼性飲食方法治療。 然而,這些病患不但沒有被治好,甚至還因此賠上性命。最終,楊恩因無照行醫、詐欺等罪名付出鉅額賠償和坐牢代價。至此,流竄在世界各地的「酸鹼體質」理論終於被科學和司法推翻。
 


圖一:水的結晶漂亮到不只迷人,更會迷惑眾人。(Max Pixel)

 

第二位偽科學的主角是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2003年,19歲的她於美國加州創立 Theranos 生物科技公司,宣稱只要在指尖採集約2滴血,即可於12分鐘內快速完成300多種、包含癌症等疾病篩選,比起傳統靜脈抽血幾乎無痛、簡便、高速而準確。2015年,霍姆斯成功地募集超過7億美元的資金,坐擁100億美元身價,甚至同時擁有前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歐巴馬(Barack Obama)及重要官員擔任其代言人或股東。然而,Theranos 公司並沒有霍姆斯所宣稱如此厲害的機器,實際上是依靠捏造驗血報告和營收數據來騙取更多資金投入。最後當然紙包不住火,美國政府單位協同科學家進入Theranos 公司調查,才揭穿這起騙局。美國加州地方法院於 2018 年 6 月以詐欺和陰謀罪行起訴霍姆斯,而 Theranos 公司也於同年9月停止營運。

「酸鹼體質」和「驗血神話」這兩個案例都是因為科學家與法院聯手才會被踢爆,並讓紅極一時的兩人黯然退場。楊恩因涉及無照行醫和詐欺,而霍姆斯則因驗血數據造假,使民眾延誤就醫的寶貴時機。但倘若偽科學不涉及醫療行為或沒有損害病患權益,是否就可以在不知不覺間,長久地流傳、行銷、販賣並獲利呢?

 

「水神話」的說服力

一名加拿大賽門菲莎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退休的化學教授羅爾(Stephen Lower)在個人網頁羅列不下20種利用偽科學所包裝、販賣並宣稱具有特殊功效的「水」和相關產品。箇中翹楚當屬羅倫森(Lee Lorenzen),憑藉他個人所持有2個詭異的美國專利,宣稱經過磁化或紅外線照射後可穩定產生具有六角型環狀的集束水(clustered water)。此集團在2002年之前即開始以CellCore為品牌,行銷名為Wonder water、Tera water和Cluster X2等價格不菲的水。這些產品被賦予不同的神奇能力,例如能改善飲用水的品質、增進人體對水分的吸收、毒素的排除、提昇細胞能量、增進細胞間溝通、攜帶健康生物分子的記憶或情緒等。

不僅如此,也有商人販售各種機具讓消費者將水分子的結構加上負電荷、集束化、磁化、增氧、去氧、加氫、調酸鹼值或以酵素改變等光怪陸離的修飾;甚至曾有個名為Miracle 6 的電腦軟體宣稱可以匯集電腦10公尺內人們祈禱意念的正能量,以神所發明的一種演算法振盪發送至宇宙間的一奇異點,而這個能量最後會回饋於電腦桌前的你。而且,若不想花費50 美元購買修飾過的集束水,還可以在幾分鐘內用此軟體將一般水變成集束水。

水(H2O),是大自然中美麗多變的分子。作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曾讚嘆雪花的美勝過夜空裡的星光;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利布雷希特(Kenneth G. Libbrecht)則窮畢生之力以科學和藝術的角度研究水分子在不同濕度、溫度、風速和雜質等多種因素下結為冰晶的過程。但是,日本商人江本勝(Masaru Emoto)卻穿鑿附會地將這些美麗多變的冰晶(圖一)連結到人類意念、情緒和自然能量,並成功地讓人們掏錢購買他所撰寫的書籍和高價瓶裝水。

「水神話」的真面目

上述這些神奇高價水背後,缺乏正規科學證據支持其所宣稱的功效。然而,這些產品的銷售,說明大眾並未意識到技術專利最多只能代表產品的新穎性、進步性和實用性,而非專業檢驗過的科學證據。缺乏科學素養的群眾往往無法察覺行銷話術中的偽科學成份。酸鹼體質騙局之所以能夠被揭穿並定罪,主要是因受害者死亡後續的訴訟和科學家的評論。然而,飲用上述各種神奇的水並不會對人體造成明顯的傷害,就如同市面上各種尚屬平價的鹼性離子水、含氧水或加氫水等,仍然會持續以偽科學包裝做為販售噱頭。

有趣的是,今(2019)年初網路上出現太和工房的真氫水廣告,宣稱該公司的特殊水瓶可以製造純氫水,因為無氧存在於真氫水中,所以其能對抗身體的氧化。廣告在網路上引發一波爭議,因為其內容號稱把水分子的氧(O)去掉,剩下的就是純氫水。但基礎的化學知識即可說明,將水電解脫去氧後剩下的是氫氣(H2),根本不構成水。爭議爆發後,太和工房迅速地發表聲明,表示並未宣稱氫水具有任何療效,但同時也威脅以法律手段對批評的網友提出告訴。對此,網友也模仿政治人物的口吻,調侃該業者是:「水放得進去,氧氣出得來,太和發大財!」

 

偽科學的魔力

上述介紹水的偽科學,以下將試著分析偽科學的動機和大眾相信偽科學的幾項因素:
 

1. 商業利益

讀者應該可以想像,某些商業團體可能為製造偽科學的大宗。人們經常在電視和網路上看到各種食品和保養品,宣稱經過科學實驗室驗證,可以改變身體酸鹼性、養顏美容,搭配主持人犀利的口才或利用消費者心理對疾病的恐懼,藉此吸引大眾的購買興趣。雖然具醫療功效的產品有一定的廣告規範,必須事先經過審查,然而,對於不含醫療功效的產品,或未經檢舉的醫療產品其中是否包含偽科學的成分,一般大眾並不容易分辨。
 

2. 網路時代下的商業活動

資訊蓬勃發展也是一個因素。有些人或利益團體在網路社群媒體發布聳動不實的偽科學,目的是為引起爭端來賺取文章點閱率,以換取金錢。有些則單純只為滿足自身當「網紅」的虛榮心,進而製造出一些假議題或知識,滿足發布者的心理需求。另外,有些業者也可能利用功效誇大不實的產品誘發網路爭端增加網路媒體曝光率,變相作為行銷的手段。
 

3. 民眾基礎科學素養不足

如果能利用基礎科學知識或分辨對錯的能力深植人心,那或許就可以瞬間破解大部分的偽科學,例如前述提到號稱具六角型環狀的集束水,其實不過是精心挑選的冰晶。然而,廣大的群眾不一定具備足夠的思辨能力,所以偽科學仍然能持續迷惑大眾。
 

4. 重包裝且平易近人

重包裝和平易近人可能是絕大多偽科學共通的精髓。試想,科學家發表的論文或數據常常不如偽科學的宣傳淺顯易懂。因為真實的科學證據往往超出大眾的生活經驗而顯得枯燥乏味,但是偽科學大多搭配貼近生活經驗的花言巧語、比科學更平近易懂;要力抗偽科學,科學工作者必須將科學用更平易近人的方式、更高的曝光度呈現在大眾面前,藉以提昇其科學素養,而這也正是科普傳遞的重要任務與目標。
 

5. 政治因素

1616年,荷蘭航海家發現南美洲的最南端,當人們讚嘆藉由科學幫助所成就的偉大航海時代時,近代科學的發源地──歐洲,正處於一場反科學的風暴中。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的《天體運行論》被教宗列為禁書,原因是違背當代教廷所認定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描述,當時的伽利略(Galileo Galilei)也不敢違背教宗繼續宣揚此理論。在此例中,偽科學是由反科學的人所提出,同時,偽科學也可能被政治或宗教團體所利用,藉以獲取民眾或是教徒的信任,同時保持至高無上的權力。
 

分辨偽科學行銷術

要如何分辨偽科學?其實,說謊者多少會露出一點馬腳,以下幾個原則可簡單用來分辨藉著偽科學包裝的商品:
 

1. 與現實相比是矛盾的

舉例來說,藥物的療效及安全性必須經過驗證才能取得政府的販賣許可。依據藥事法的規範,藥品和醫療器材只能在藥局、診所和醫院實體商店販賣。如果在網路上販賣的某個保健食品號稱能夠快速治病,便能合理判斷此商品是偽科學產物。
 

2. 過度美好且不實際的

另外,可以藉由基礎科學知識配合思辨能力來辨識偽科學。例如某廠商號稱其減肥藥超級快速有效,但仔細想,若此減肥藥如此有用,為何仍有這麼多人無法脫離體重過重的困擾呢?
 

3. 模糊、誇大或誤導性的語言

真實的科學大多都有明確定義,而偽科學常使用模糊或誇大的詞彙來迷惑別人,也常使用不必要的術語或誤導性詞彙來偽裝專業,例如將水稱作一氧化二氫。
 

結語

俗諺說:「糖衣裡包的是毒藥。」偽科學的外表也包裹著一層糖衣,引誘著人們上當。所以,具科學素養和基本的思辨能力,才能夠看穿事物之外表、辨別生活中的偽科學!

最後,筆者以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結尾。西元前390 年,柏拉圖的《理想國》第七卷開篇的洞穴寓言(Allegory of the Cave)可以說明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相信偽科學。寓言中提到犯人被綁在洞穴中只能面向牆壁,看著外面人、事、物皆是由背後投影在監獄內牆上的影子,時間一久犯人們以為那些影子才是真實的生物。其中一個犯人被釋放後到了外面世界,起初雖難以接受洞穴外的世界,但適應後便逐漸享受外面真實世界的美好。當他回到監獄想解放舊時獄友並告知外面的美好時,反而被舊時獄友嘲笑甚至暴力攻擊。以現況比喻,固執己見的獄友代表被偽科學矇蔽的大眾,寧願以固有且簡單的方式來理解現有的事物,而不願相信見過真實世界的囚犯(代表看清事實後的人)。辨別偽科學,可謂不容易!

延伸閱讀
1. Lower S., Water-related pseudoscience, fantasy and quackery, http://www.chem1.com/CQ/.
2. Kenneth G. Libbrecht, SnowCrystals.com, http://www.snowcrysta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