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3-08-15臺灣團隊開發針對幽門螺旋桿菌抗藥性的精準治療方法 500 期

Author 作者 整理報導|羅億庭

胃癌是臺灣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而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則是胃癌、消化性潰瘍中最重要的致病因子,若是能根除腸胃道中的幽門螺旋桿菌,便可降低胃癌的發生風險以及消化性潰瘍的復發率。近期由臺灣大學附設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及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共同組成的多中心研究團隊,成功開發針對幽門螺旋桿菌抗藥性的精準治療,研究成果已於今(2023)年7月刊登於《刺胳針胃腸肝病學》(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期刊中。
 
目前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方法為「三合一療法」,包含使用氫鉀離子幫浦阻斷劑(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與兩種以上的抗生素,在治療7~14天後康復率可達90%。然而近年來幽門螺旋桿菌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比例增加,如對克拉黴素(clarithromycin)與可樂必妥(levofloxacin)都具有抗藥性。進一步研究後發現幽門螺旋桿菌之所以具抗藥性,原因與16SRNA及DNA旋轉酶(DNA gyrase)A亞基(subunit A)基因上的點突變有關。點突變產生的抗藥性將導致除菌率下降,所以需要再透過抗藥性的檢測結果引導後續的精準治療。但是傳統的幽門螺旋桿菌培養成功率約為85~90%且需耗時2~3週,再加上檢體保存及運送不便等困難,降低了幽門螺旋桿菌培養與敏感性測試的醫療可近性(accessibility)與普及率。因此如何開發更簡便、快速診斷的抗藥性檢測工具,並提供病患更精準的治療,是臨床上的重要研究課題。
 
有鑑於此,研究團隊開發了直接利用胃切片檢體檢驗抗藥性基因的分子檢測技術,步驟包含DNA萃取、PCR條件、如何更好的保存檢體等,使得抗藥性基因分子檢測的整體成功率達98~99%,準確率高於95%。在2017~2021年期間,團隊更透過「臺灣胃腸疾病及幽門桿菌臨床試驗合作聯盟」的多中心平臺進行兩個臨床試驗,比較使用抗藥性基因分子檢測技術、傳統細菌培養與敏感性測試兩種方式,在引導醫療人員進行後續幽門螺旋桿菌第一線與第三線治療的療效差異。兩項臨床試驗的結果均顯示抗藥性基因分子檢測技術引導的幽門桿菌精準治療,在第一線治療或第三線治療的療效都不亞於藥物敏感檢測所引導的療效,證實抗藥性基因分子檢測技術可用於幽門螺旋桿菌的精準治療。
 
未來研究團隊也將持續開發非侵入性的抗藥性基因檢測產品,以及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新機轉藥物,以強化胃腸疾病的精準醫療。

 
新聞來源
國科會生命科學研究發展處(2023年7月19日)。幽門螺旋桿菌精準治療創新研究―榮登頂尖期刊《刺胳針胃腸肝病學》封面故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https://reurl.cc/XEyOy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