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3-08-01水母激增、珊瑚白化! 海洋熱浪與海水酸化引發的生態危機 644 期

Author 作者 雷漢杰/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助理教授。專長於海洋酸化、生物地球化學,以及全球變遷;陳鎮東/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約聘研究講座教授,專長於海洋化學、環境汙染、水化學、全球變遷(含古氣候學)

TakeHomeMessage
●全球氣溫上升加快海水酸化,兩者彼此加劇,造成海水層化、珊瑚白化、海洋熱浪、溶氧量降低等改變。
●環境變化使海洋生物開始遷移並改變食物網結構,例如耐高溫、酸性環境的水母數量大爆發,堵住發電廠出入水口。
●在海洋酸化和熱浪持續發生下,珊瑚等海洋生物也許只是第一批顯眼的難民,必須盡快找到替代能源及固碳方法,減緩暖化情形。

 
從1880年至今日,地球已增溫了約1.1°C。主因為大氣溫室氣體增加,強化了溫室效應,地球留住了愈來愈多的熱能,而海洋更是這些熱能的最大(90%以上)儲存庫。
 

暖化與海水酸化息息相關

 
冬天變得愈來愈暖、夏天變得愈來愈熱,這是目前全球氣溫的趨勢。而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幾乎可以確定是造成全球暖化的元兇。然而二氧化碳不只是一種溫室氣體,它同時也是一種酸性氣體。從亨利定律(Henry's law)已知水中氣體A的濃度=A的溶解度×氣相A的分壓。也就是說,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分壓(或濃度)愈來愈高,就會有愈來愈多的二氧化碳從大氣溶進海水中變成碳酸,造成海水 pH 值以及碳酸鈣的飽和值愈來愈低,此現象稱為「海水酸化」。海水酸化不利於許多海洋生物的生長,特別是以碳酸鈣為殼體或骨骼的生物(如貝類、珊瑚等)。人類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到大氣中將造成全球暖化與海水酸化,而近幾年的研究更發現了它們之間呈現相輔相成的關係。現在,就讓我們先來談談酸化如何增強全球暖化,再回頭看看暖化又如何加快海水酸化。

 

(123RF)

 

天空的雲可以反射部分外來的陽光,使熱能回到太空,達到很好的遮蔽、降溫效果。而海洋中的藻類除了透過光合作用中的固碳(carbon fixation)減緩溫室效應外,還能藉由釋放二甲硫醚(dimethyl lfide, DMS)至大氣來增加天空中雲的數量、降低氣溫。DMS是一種有機硫,也是海風中那股腥味的來源;此外,它也會在空氣中被氧化成硫酸鹽(sulfate),成為雲凝結核(condensation nuclei)的重要成分。目前研究顯示,海水酸化會減少藻類釋放DMS到大氣的量。預計到本世紀末(2100年)海洋中 DMS 的釋放量會減少18%,這將使得全球溫度因此增加 0.2~ 0.5°C。
 
不過,上升0.5°C會對海洋生態帶來什麼影響?2020年夏天臺灣周遭海域出現大規模的珊瑚白化現象,尤其是小琉球(圖一)。因此,如果把這0.5°C加在目前的水溫上,珊瑚白化的現象恐怕每年都會發生。

 

圖一|2020年9月4日,小琉球杉福外海珊瑚的白化情況。(吳睿致提供)

 

暖化也可能造成海洋進一步酸化。我們先說說比較容易受到陸上水源影響的河口及沿岸。夏天雨水和河水充足,沿海表層總有一層鹽分較少(淡)、溫度較熱的海水(表水)。淡與熱使得這層海水的密度低,所以總是浮在最上層,並與下層海水有明顯的分界面,此現象稱作層化(stratification)。海水層化會大幅降低海水的垂直對流,阻隔溶氧量較高的表水以混合的方式被輸送到較深的海裡。此外,因河水有較高的營養鹽 ,如硝酸根(NO3)、磷酸根(PO43)等,更提高河口海域的生產力。當表層水的浮游動、植物長得多,死亡後往下沉的數量也就跟著變多,隨後便會被微生物在底床快速分解,此過程釋放出的二氧化碳、硝酸和磷酸,則會進一步加快海水酸化。自工業革命以來,海洋表水的pH值由8.2下降至8.1;而有機質分解造成的酸化,足以讓pH值再下降0.5。

 

海洋世界的劇變

 
暖化除了降低海水的氧氣溶解度及溶氧量之外,有機質分解的過程還會消耗溶解在水裡的氧氣。在層化的阻隔下,底層海水流動不佳。當氧氣消耗的速度比補充的速度大時,水體的溶氧量就會下降,進而造成低氧(溶氧≦2mg/L)或缺氧的情形。由於魚、蝦、貝等生物都會因缺氧而死亡,因此這種海域通稱為海洋的「死亡區」(dead zone)。……【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