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3-07-07身處臺灣, 我們能否搭上生成式AI的浪潮?陳良基、張美珍專訪 643 期

Author 作者 張樂妍/本刊編輯。

生成式AI,一項完全嶄新的科技產品赫然出現在生活周遭。這類產品同時帶來了方便與衝擊,也讓我們被迫面對原本看似遙遠、由AI取代人類的故事情節。全世界都正在遭受這波浪潮奇襲,更何況是身處小島的我們。如何迎接浪潮,不被擊倒;或是乘上浪潮前端,迎風而立?我們邀請了前任科技部長、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陳良基,以及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副教授張美珍,一同探討臺灣在生成式AI發展上的位置和挑戰,同時思考臺灣科技教育如何引導學生學習新科技。


時間先轉回2012 年,此時社會大眾對於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想像及概念從攻占世界的機器人變成Apple iOS 個人助理Siri。在這股潮流中,臺灣大學講座教授、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陳良基發現AI 是極大的潛力股,大型企業開始朝向大數據分析與AI 發展,更紛紛將資金投入應用的開發。到了2017 年,隨著軟硬體蓬勃發展,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等技術使用門檻降低,AI 的突飛猛進讓臺灣科研與產業開始數位轉型。這時的陳良基任職科技部(現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部長,正著手將AI發展納入國家政策、推動產業與AI 結合。同時,他注意到一篇不同於一般AI 模型探討的論文,標題寫著「你只需要注意力」(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陳良基,前任科技部長、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陳良基提供)
 

醞釀了五年的巨浪

「就是一篇專業論文,可是它不是在討論理論、模型。你仔細看的話,它講的就是生成式AI 第一代的想法。」陳良基邊說邊解釋:「早期我們講的AI 比較像決策型AI,它會幫你做決定,所以被大家投入不同資料訓練、運用到各領域。但這篇論文卻注重在訓練生成的能力。」原來,當臺灣社會還在讓AI 學著辨識人臉、偵測交通違規等情況時,已有科學家開始訓練AI 生成文本。陳良基提到,通常實驗室發表的技術與實際上應用約相隔五年左右,「2017 年到2022 年底,差不多五年,ChatGPT 就出現了。」如今,ChatGPT 在出世的幾個月內已推出第四代,已然成為許多人不可或缺的工作夥伴,更有眾多新興產業隨浪而起。然而,在國際各家科技龍頭不斷推陳出新的時刻,臺灣似乎晚了別人一步。

企業陸續推出生成式AI 產品,也讓我們不禁反思,為何臺灣對於這一浪潮感到意識模糊?陳良基認為,我們確實在看到科技產品在全世界風起雲湧時,才意識到自己應該要有所動作。若從全球分工角度來看,臺灣並不是市場的驅動者,無法像Google、微軟(Microsoft)等大型公司能直接導入新技術,臺灣也較缺乏資源及市場,不能以中國產業在龐大市場多方嘗試的方式操作。「我們的角色、定位又是什麼?」陳良基問道。

 

找到隨浪轉動的齒輪

在過去,臺灣在全球科技產業上其實還是占有一席之地。讓我們回想臺灣目前在科技領域的定位,不論是在半導體產業裡扮演設計和提供晶片的角色,或電腦產業中為設計者提供代工、製造的服務,臺灣都有能力在廣大國際市場找到自己的地位與價值。陳良基說明,臺灣的角色屬於技術提供者與產品製造者,在技術層面具備研發的能力,能夠將技術推廣給其他國家或企業,讓市場驅動者使用;到了新技術與市場皆成熟時,前端製造的需求四起,臺灣又可以展現新產品的製造能力。

「臺灣資源少,不可能什麼都做,但我們可以把定位找清楚之後,再去找到一個有價值的位置。我們必須衡量自己的實力。」 雖然臺灣已照著這樣的定位成功在國際科技市場運作,但陳良基坦承,還是有許多人認為臺灣產業需要更多當上領頭羊的企圖心。事實上,我們可以從這波生成式AI 浪潮中看見,資源有限的臺灣若要跟上龍頭企業的腳步還是有些困難。不過陳良基的想法是,臺灣在高科技產業的技術提供是數一數二的先行者,並未落於人後,臺灣企業在不久後的未來一定也能以相似或全新的角色,與各國家、企業及市場產生新的國際連結。……【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43期】